河南: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支持“创新”

22.03.2016  16:55
       

    虽然获得一批数额较大的意向订单,但郑州大河智信科技股份公司创办人、郑州大学副教授赵华东仍一度焦虑不已。为啥?缺流动资金!贷款不好贷,利息还高!
      不过,这几天,赵教授的眉头舒展了许多,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原科创风险投资基金已经准备向大河智信投资2000万元了!
      由河南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中原证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原科创风险投资基金是该省涉企资金改革探索过程中设立的第一只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其投资对象正是像大河智信这样的初创期、种子期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
      而这,只是河南省在创业创新领域转变资金支持方式的一个缩影。
      市场化运作,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以往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多是采用项目补贴的形式,难免出现钱花不到位的现象。现在,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来进行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打破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旧模式,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也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筛选出真正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业创新。”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说。
      推进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只是河南省创新资金支持方式的一个方面。2015年,该省出台《关于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的意见》,将科技计划资金整合成五大类,根据项目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各类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建立竞争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公益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保障机制,调整科技攻关计划支持方向;对公益性科研院所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和岗位专家,通过基本科研费给予连续性的稳定支持。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则从原来的“评项目、前补助”,转变为“定门槛、后补助、普惠制”,积极推行普惠性以奖代补和后补助,按照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
      这其中,实施基本科研费制度试点,加大对公益性科研院所的稳定支持,是河南省深化科技资金管理改革的一大亮点。之前,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中稳定支持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比例仅为1:10,对科研院所稳定支持的经费明显不足,由此导致科研人员将大量精力用在申报竞争性项目上,不利于安心科研工作。同时,多数青年科研人员由于职称、资历、成果所限,很难获得竞争性科研项目资金支持,不利于留住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此,从2013年起,河南省在省农科院、科学院和科技厅部门预算管理的水利科学研究院、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等四个单位启动实施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试点,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自主创新活力,留住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2015年,河南省扩大基本科研费制度试点,对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按照其在岗的青年科研人员(45岁以下)数量,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其自主选题开展基础性和前沿性科学研究工作。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设立,使得我院一批青年科研人员获得了主持承担科研项目的机会,不仅对于提升青年科研人员科学研究水平、锻炼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提升我院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科领军人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河南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负责人表示,仅2013年,该院就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了院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和自主创新专项基金两大类科技计划。项目总经费额度2833万元,共计立项189项,393名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实施,其中40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90%以上。
      “建立对公益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机制是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河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有关负责人说。
      财政“组合拳”促进创业就业
      为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2015年,河南省还出台了财政支持众创空间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利用闲置楼宇构建“众创空间”,按其改造费用50%比例(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贴;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众创空间”提供的宽带网络、公共软件服务费用,按照50%比例给予补贴;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根据其新增孵化面积、新增在孵企业数量等因素给予运行费补助;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的种子基金按不高于20%比例给予配套支持;对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创办企业给予10万元的创业资助,支持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开展孵化、培训等服务活动支出以及补充孵化资金,等等。据统计,河南省财政已统筹省科技专项资金近1亿元,支持众创空间发展。
      据介绍,2015年,河南省财政厅还与省科技厅联合建立了“河南省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服务平台”,2015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和管理,建立起了项目申报人与经费管理者沟通互动机制和信息公示公开制度,财政资金透明度和使用效率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