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出口乘“风”提速 标准产业化是重点
借助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的带动,我省农业将成为出口带动的重要增长点。
近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将通过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速转变我省农业发展方式,在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强我省食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省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和食品加工大省。”省农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省农业对外出口速度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化管理,目前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存在出口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也正因此,在此次的《意见》中,着重对于目前我省农业出口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做出了四点规划。其一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好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扶持产业集中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农产品生产区域或企业;二要建设出口基地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出口信贷、保险、贸易服务等工作,新建和扩建一批食品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三要突出质量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抓好农产品加工各环节的规模化、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升整体质量安全水平,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四要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政策,统筹解决资金、人才、通关等问题,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这几点是我省农业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农业走出去的道路。”上述省农业厅人士认为,考虑到我省目前农业的发展情况,这个过程或需较长时间才可完成,但也将在释放我省农业产业潜力的同时,促进我省农业向标准农业过渡,使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标准产业化是重点
“四面开花”,是我省农业出口目前的发展状态写照。今年5月13日,我省30多家农业企业将组团参加韩国首尔国际食品产业大展,在农产品与食品方面与国际客商对接;去年年底,双汇发展、河南华英农业先后获得俄罗斯以及欧盟出口资格,将全产业链铺设欧洲多国;而包括大程粮油在内的多家河南农企也分获东南亚出口资格,将我省面粉类以及中药材类产品输出。
除了自身发展外,政策不断支持也在加快我省农业企业涉外的力度。2014年12月,国务院对外下发《关于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从2015年起,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2014年原负担的出口退税基数,定额上解中央。此举不仅激活了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出口的扶持主动性,也通过流程的便捷解决了农业出口企业的资金回转问题。
虽有着一系列利好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标准化格局的不完善,正在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出口的一大阻碍。采访中,一家小麦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源头种植难以做到标准化,优质原材料散、小分布的格局制约着企业的提升,而如果自身进行土地流转种植,资金问题又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几年我省农业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和研发投入,在标准化方面有一定的进步。”省质监局一位人士表示,去年我省包括卢氏县香菇、内乡县猪肉、汤阴县鸡肉等8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质检总局考核,被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而这些区域对外出口的能力因此受益。但由于目前小农耕作依旧为我省农业生产主力,在调剂农户生产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河南农业出口,重点在源头生产的标准上。”唯创咨询分析师何冲认为,对于农业出口,无论是冷链、龙头企业还是技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弥补,唯独源头的标准化由于涉及单一农户,难以统一。他建议,在此方面,政府与企业可以合力研究相关的标准落地方式,辅助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提高源头原材料的标准度。“这就如同垃圾分类,只有源头分类清晰,才能减少后续环节筛选的麻烦,提升企业生产的标准。而这也将让企业成本降低,将更多的利润普惠在农户身上,从而达到企业、农业、产业的三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