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汉服文化节“太学与汉服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
走进汉服文化,接受艺术熏陶。4月30日晚,2014中国(洛阳)首届汉服文化节“太学与汉服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安乐校区逸夫楼C103报告厅举行。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原司长、中国儿童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范崇燕,洛阳著名学者、洛阳师范学院原校长叶鹏,副院长宋文献,中国琴会秘书长杨青,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梁雅,汉服设计专家高静,汉服造型师李欣悦以及洛阳太学与汉服促进会的会员等出席论坛。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安锋主持论坛。
宋文献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洛阳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能从本次论坛中有所受益,为传承汉服文化增添力量。
叶鹏老校长发言。他从华夏服饰的历史讲起,说明了“汉服是礼乐精神的体现”。他说,礼是“尊重”这一意识的觉醒,而服饰是最直接的体现。汉服就是对规范、尊重、仁爱意识的唤醒。现代人应当以时代精神将传统文化加以升华,更进一步地走近我们的祖先。
中国琴会秘书长杨青从古琴演奏的角度谈了对汉服的理解。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演奏中国古典乐器并以着汉服为傲的真实感受。他说,穿不穿汉服并不在乎一个形式,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正视自我的中国心,要记住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后代。
汉服设计专家高静从“汉服的外在美、汉服的内在美、汉服的重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汉服文化的理解。她说,汉服色彩上以青赤黄白黑等色为主,与天地五行相合;汉服的美不止在外表,更在于着汉服者有一颗知书达理、尊卑谦逊的君子之心;“士不可以不弘毅”,要在传承汉服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涛博士从“太学”和“汉服”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太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它以培养君子为目标,以促进个人修养升华为追求。古代培养的君子,以有担当、有风范与有责任心为上;而在现在的大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比知识的单纯学习更为重要。
论坛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汉服是民族表象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本次论坛的召开为热爱汉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带来了一场文化交流与沁润的盛宴,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大家传承以汉服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兴趣。
(洛阳师范学院 刘业楠 袁方杰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