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水质型缺水成城市“心头病”

26.05.2014  13:5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这组数据引起广泛关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此作出解释,当前缺水问题的主因是水质型缺水,污染问题严重。我国水资源到底面临怎样的现状?又该如何破解缺水难题,缓解“城市之渴”?

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全国近一半的城市都处在“缺水”和“严重缺水”的区间,形势不容乐观。同样,不久前在贵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水安全会议公布了一组更为严峻的数据——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1718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我国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区,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1.6亿多城市居民受影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兴国告诉记者,这两组数据的测量偏重和统计背景有所不同,因此数据上有些出入。“住建部的数据可能更偏重于城市的生产生活,而后者的数据是近年来水利部通过遥感监测所得,它的统计口径范围更广,除了城市生产生活外还包括农村农业的统计。但不论从哪组数据来看,水资源短缺的现象都是不争的事实,形势非常严峻。”

与此同时,住建部还公布了我国水资源结构的构成比例,其中农业用水占61%,工业用水占24%,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则只占13%。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告诉记者,这样的水资源使用结构相对不合理。“农业用水量有些过多,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每立方米不足2.4斤,而世界先进水平为每立方米4斤左右。因此农业粗放的用水方式也间接加剧了全社会的水资源紧张。”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肖强也认为,农业系统本就是一个高耗水的部门,在北方高度缺水的地区,可以适当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质型缺水成“心头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公布了连续8年对35个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厂约12000个取水口水源水样的检测结果,达到二类水体标准的水样数量由2002年的24.8%下降到2009年的8.6%,水质逐年变差,水质型缺水成为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主因。

仇保兴表示:“目前水质型的缺水已经取代水量型的缺水,成为我国城市水安全的主要挑战,是威胁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赖明也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并不是没有水,而是水源水质被污染了。工业、农业和城镇污水大量未经处理直排入水体,江河湖海遭受严重污染。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用水方式粗放,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

肖强认为,相对于水量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更难解决。“水量型缺水的解决方法可以从区外调入,而水质型缺水会导致降雨丰富的地区也缺水,这完全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质型缺水?肖强认为,首先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将水质监测点设立在河流的源头,根本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其次,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污染水环境,体现了某些地方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自私。

“水质型缺水是水污染的管理、治理、执法不到位的综合结果,目前,导致水污染的违规成本太低,这进一步放大了水污染的影响。”赖明也有类似观点。

水质型缺水是当前水资源短缺的主因,但其他形式的缺水亦不可忽视。赖明将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分为4类:第一类是资源性缺水,指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胶东半岛等地区;第二类是水质型缺水,也称为污染型缺水,是水资源的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如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三类是结构型缺水,也就是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的比例不协调,目前不仅农业用水量过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也比较低,生活用水也偏于粗放;第四类是工程型缺水,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从总量来看水资源并不短缺,但由于工程建设调度没有跟上,造成区域供水不足,如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区。

“因此,水资源的问题需要全面看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每一类缺水问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赖明说。

多措并举缓解短缺

肖强告诉记者,水资源短缺集中体现在北方干旱地区,应进行适当的区外调水工程予以解决。而解决水质型污染,就需要建立最严格的水质保护措施,将水质的好坏纳入官员的考核目标。“另外,站在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高度,还应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水利建设的生态文明,从制度设计、文化层面做好水生态文明这篇文章,逐渐让全社会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缓解水资源危机。”

赖明认为,所有类型的缺水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管理型缺水,是我们现代水资源管理技术落后酿成的结果。“比如,资源型缺水与产业布局以及资源禀赋相关,如果地区本身就不适合建设大规模工业而硬要逆势而为,就表明我们在管理上出了问题;再比如,水质型缺水的根本就是污染,而污染的发生就是监管不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以地区资源禀赋和水环境承载力为标准建设和发展。”

不过,水资源短缺的“阴云”中也显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住建部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全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用水人口增长了49.6%,但城市年用水总量仅增长12%,2000年至2012年,城市居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从220升降低到172升。

用水人口规模增长但用水量下降,从侧面说明了人们节水与环保意识普遍提升,用水习惯有所改善,节水技术与器具的推行初见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

水资源短缺并不是我国的“专利”,新加坡的情况甚至比我国还严峻,但该国进行大量的污水处理回用、雨水收集以及海水淡化,并推行全民节水,达到了水资源的平衡。

肖强表示:“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对水问题高度重视,如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节水、爱水,建立健全法规,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根据资源禀赋来发展经济,下定决心真抓实干,我们的水资源短缺也并非是无解难题。”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