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管理不放松适时晚收可增产

24.08.2015  09:50

        核心提示

        农谚说:“立了秋,挂锄钩”。由此可见,农民对夏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当前,我省大部分适期播种的夏玉米已经进入籽粒形成和灌浆阶段,是决定粒重、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加强水肥等田间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供足水肥促使籽粒饱满

        当前灌水,可称为“攻粒水”,要做到因墒而异,酌情而定,灵活运用。沙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定额(一般每亩灌水30立方米);黏土、壤土可适量灌水,因群体大小调节灌水量,大群体多灌、小群体少灌。据测试,玉米抽雄到吐丝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受精至乳熟期为75%~80%,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70%~75%,蜡熟到成熟期为60%左右,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田间持水量55%时,就需要灌溉。炎热的夏季,田间水发蒸发快,玉米耗水量大,一般连续10天左右不下透雨,就要灌水补墒,否则就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当前追肥,可称为“攻粒肥”,主要作用是增强玉米籽粒饱满度,增加玉米粒重,提高玉米后期产量。应根据大田植株长相,酌情追施。若前期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可不施;若前期穗肥不足,则应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千克或碳铵10~15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对于灌浆期出现缺肥症状的田块,应采用叶面追肥的方式快速补给,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3%~5%的过磷酸钙浸提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灌浆强度。

        进入灌浆期之后,病虫危害将对玉米产量造成直接影响,要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穗蚜、黏虫以及叶斑、青枯、瘤黑粉等病虫害。防治玉米螟推荐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赤眼蜂等物理和生物手段,结合农药综合防治。黏虫亩用40%毒死蜱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0%马·氰乳油等1000倍液或进行喷雾。叶斑类病害应于发病初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等1000~1500倍液,或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玉米灌浆后期顺行浅锄一次,以破除土壤板结,松土透气,除草保墒,促进土壤养分转化和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浅锄时要防止伤根过多和打断叶片。同时打掉老叶,去除田间空秆、病株和无效果穗,以增强大田的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无效消耗和病虫害传播,促使主穗充实,籽粒饱满。

        防涝防倒确保丰产丰收

        我省夏玉米产区,玉米灌浆中后期容易出现阴雨寡照大风天气,造成田间积水,植株倒伏,雨水过多时注意及时排涝,玉米追肥后及时培土,增加气生根的形成,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若玉米因雨倒伏,应根据玉米具体情况采取扶植或其他拯救措施。对于茎折断的地块,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茎折断严重的地块,应抓紧农时清理,补种生育期较短的萝卜、白菜等蔬菜。

        适时晚收既增产又提质

        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不影响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通过推迟收获,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可以达到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的效果。

        收获特征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影响粮食产量的增长。改变苞叶变黄就开始收获的习惯,严格把握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即:籽粒变硬,籽粒灌浆线(乳线)下移到籽粒的基部并完全消失;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和特征;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呈白色。一般可晚收7~10天。

        收获时间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才最大,产量才最高。有的农户担心玉米晚收延误小麦播种,造成小麦减产。其实,现在农业机械普及,从玉米腾茬到小麦播种的时间已大大缩短,在正常年份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并不影响适时种麦。根据各地生产实际,一般可推迟到10月5日~10月10日收获,同时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小麦,是能够确保小麦玉米全年丰收的。

        增产效果据试验资料,玉米自蜡熟开始至完熟期,每晚收1天,千粒重会增加3~4克,亩增产5~7公斤,如按晚收10天计算,籽粒灌浆期可延长到50天以上,亩增产可达50公斤以上。另外,推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均匀,小粒、秕粒减少,籽粒含水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商品性好,也便于脱粒储存。

        当然,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须早收获,可连秆收割后放在地边,1~2周后再掰去果穗,也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作者系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新品种评价利用研究室主任唐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