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拥抱创新创业的春天

22.01.2015  09:47

      “一年时间,15场青桐汇,40多项创投交易,累计融资5.6亿元。”去年12月18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当大屏幕上闪出这组数字时,现场3000多名创业者和大学生热血沸腾。       这是武汉自2013年实施“青桐计划”以来,第一次晒出大学生创业成绩单。通过“青桐汇”的路演舞台,已有75个优质项目被推向市场,45个大学生成为创业明星,抱着项目找投资的年轻人中,90后占了一半。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的“休学生”付小龙,带着自主研发的APP“恋爱笔记”,在全国大赛中被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点赞,斩获80万元奖金,并于近期获得世纪佳缘的1000万元融资。       打造创业“圆梦之谷”       如何让创业梦想飞扬,让创业环境优越,这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在光谷现场办公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叮嘱省和武汉市各部门,要转变职能“换脑筋”,转变思路“搭平台”,转变方式“建载体”,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去年元月8日,适逢农历腊八。“青桐计划”在光谷举办首场“青桐汇”路演。       省委书记李鸿忠与大学生们亲切交流,殷切勉励:“中国创业的春天到来了!”       李鸿忠指出,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在是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创业创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最好时期,年轻大学生和创业者们都应充满激情地拥抱、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中国梦要靠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无数个梦想来实现。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要有梦、勇于追梦、能够圆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今年元月14日下午,李鸿忠就创新创业工作,再次来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并现场办公。他强调,要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将光谷打造成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圆梦之谷”,为我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阿里云”移动互联网孵化器、在腾讯创业武汉基地、在光谷创业咖啡,每到一处,李鸿忠都关切询问创业团队及项目、平台支撑和服务、创业成本、政策扶持等情况,并叮嘱高新区和基地有关方面一定要为创业团队提供低成本优质服务,打造最适合高速成长的创业生态,使创业团队能够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孵化出更多优秀企业和明星产品。       “青桐”一年融资5.6亿元       武汉有79所高校,120多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毕业生人数30万,全球城市第一。       2013年7月,武汉出台“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每年奖励100个大学生先锋创业团队。       一年后,这棵“青桐”结出的硕果,达到惊人的5.6亿元。其中奇米科技的“九块邮”和“卷皮网”业务,更获得国际资本软银赛富的青睐,创下单笔3500万美元的青桐最高融资纪录。       大洋彼岸,美国硅谷,大学生创业早已如火如荼。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推出本科生研究机制方案,德国亦出台“EX-IST计划”,支持大学生创业早期阶段的业务构想。“青桐计划”的出台,正是希望武汉大学生像硅谷的年轻人一样,自由发挥创意和智慧,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哪怕是休学创业,并帮他们对接风投资金。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的创业版图上,武汉活跃度约在全国前三,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如果谈大学生创业,青桐汇则是全国第一。5.6亿元只是青桐第一年,创新创业的魔盒一旦打开,能量将相当惊人。“光谷必须拥有一批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年发行5000万元“创新货币”       去年12月,光谷借鉴美国、以色列等国经验,再推“创业十条”先行先试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计划每年发行的5000万元“创新货币”。       这种科技创新券,类似日常消费中的优惠券,企业可凭此券向光谷的30家“智库”买专利成果或委托研发,使用范围包括国家级实验室、高校工研院、检验检测中心等。       这种创新,是政府财政资金分配模式的又一改革。过去企业找政府要补贴,都是通过项目评审制,仅少数企业能受惠,现在则化整为零成了普惠制。而闲置着大量科技成果的工业研究院,“接单”积极性也将盘活。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3000至4000美元时,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基点和关口。       2010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处在这一重要节点。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更突破2.4万亿元,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东湖示范区的自主创新实践,无疑将为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