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国级撰稿人李克强

16.11.2015  10:15

  不知各位圈友关注了没有,最近《人民日报》连续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政知圈注意到,李克强、张高丽、马凯、刘延东、许其亮这5位已经发表了署名文章。

  多位重量级人物《人民日报》集中发文有什么讲究吗?此前政知圈的兄弟公号政知局梳理过七常委在《人民日报》发文的规律,其中一点是常委们喜欢集中在中央全会后发文章,这次其实也是这么个规律。

  一般来说,中央全会后,人民出版社都会出版全会文件的解读本,这个解读本因为都是部级及以上官员解读,俗称“部长本”。而“部长本”中根据国级、副国级、部级、副部级来排序,出版后,相应的解读文章也会在《人民日报》上一一刊发。

   就任总理首次在《人民日报》发文

  开场白有点长。书归正传,政知圈想说的其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印象中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题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解读本中,该篇文章排序仅次于习近平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所作的说明。

  政知圈此前统计过,十八大至今,七常委中习近平、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已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李克强发表署名文章后,七常委中仅有俞正声还未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李克强在上述文章里依然是谈经济,外界关注的是他透过文章传递的判断:预计2020年GDP17万亿美元左右。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2014年中国GDP总量是63.61万亿元,接近10万亿美元。对比一下这个数字,这是要6年增长7万亿美元的规模,GDP增速多少,外界很容易算出来。

   今年已两次在《求是》发表文章

  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党的权威报刊上发表文章,都颇有讲究。这一次《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正式公布3天后。

  说到这里,政知圈拐个题外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解读本用字体大小的不同,区分不同级别领导的解读文章。在《人民日报》上虽然没有字体的区分,但也有办法显示不同。政知圈(微信ID:wepolitcs)就发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文章于11月9日发表,与李克强间隔了3天,其后则依次刊发马凯、刘延东、许其亮的解读文章,没有间断。

  除了《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求是》杂志也是高级领导人发表理论文章的重要平台。

  不同于《人民日报》的首秀,政知圈梳理发现,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已经三次在《求是》上发表文章。仅在今年,就已经有两次。

  最近的一次是10月16日,发表时间是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前3天。这个时间往前推8个月,今年2月16日,全国两会召开前,李克强也曾在《求是》发文,撰文谈经济增长新动力是改革创新。要知道《求是》杂志是半月刊,一般是每月1日、16日出刊,这个时间点还是有点意味的。

   就任总理后首次《求是》万字谈经济

  政知圈留意到,不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求是》,李克强都最爱谈经济,他有关经济的只言片语又都是风向标。

  2014年5月1日第9期发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以后首次在《求是》上发表文章,全文有万余字,都在谈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李克强谈经济体制改革文章发表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于4月17日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审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而李文发表半个月后,5月18日该意见全文发表。

  在文中,李克强有关经济的表态广为传播:“现在回过头看,如果不是用改革的办法,即简政放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调整结构‘三管齐下’,而是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不仅去年的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而且今后几年的日子也许会更难过。

  联系当时的背景——2014年中国一季度GDP增速7.4%,速度创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很多人对2008年金融危机4万亿刺激计划还记忆尤深,这个表态的意义大家都懂的。

  时隔9个月后,2015年2月16日的《求是》第4期,又发表李克强署名文章《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前述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也是谈经济,但是强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改革创新。

   喊话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不是海市蜃楼

  李克强10月16日在《求是》发表的最新署名文章,题为《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这篇文章摘自李克强2015年8月21日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产生这篇署名文章的讲座不简单。它是国务院首次就“3D打印”这种先进“”技术开展专题讲座,据说国务院还特别“”地在会场外用闪烁着“笑脸”的智能机器人迎接与会人员。它召开的背景,李克强在文章中说:以“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要借此抓住机遇。

  《求是》文章之外,10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李克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6点判断》,再论中国制造,称互联网 “双创” “中国制造2025”,或将催生中国的一场“新工业革命”。

  在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外界多预测该季度GDP 增速小于7%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经济大管家”,其及时权威的“第一声音”,显然有其深意。《求是》文中,李克强向外界喊话:“我们对中国发展要有信心,这个信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海市蜃楼,而是有基础、有潜力的。

   当选常委后开始向《求是》投稿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日报》或者《求是》上发文,都需要考虑时机问题。

  以《求是》杂志为例,杂志内部人士告诉政知圈,中央领导在《求是》发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杂志社主动约稿,一般是和中央领导秘书约稿,需确认中央领导想发在什么时间点;另一种是中央领导直接通过保密机要件投稿,并说明什么时间哪一期发表。可以看到,不管是两种方式里的哪种,发表时间都是由中央领导来决定的。

  《南方周末》就曾披露,李克强在成为政治局常委之前没有给《求是》写稿,成为常委后,后来也开始向《求是》投稿。2012年第四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李克强的文章,就是他的秘书跟求是杂志社联系投稿的。

  政知圈查到,2012年第四期《求是》发表的李克强文章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这篇当年2月发表的文章,备注称是根据李克强2011年12月15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李克强2007年底当选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2007年至2012年这5年任期中,他在《求是》上发表了5篇文章,除上述文章外,还包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2010)、《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逐步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不断深化医改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2011)。

  而李克强在《人民日报》发文,上一次则可追溯至2010年,距今已经有5年时间,那篇文章题为《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解读文章。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