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将从六方面体现正面效应
中国PPP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近日在昆明表示,推广运用PPP模式是国家确定的重大经济改革任务,PPP模式将从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增加有效供给等六个方面体现出正面效应。
贾康是在昆明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论坛上表示上述观点的。该论坛旨在助力政府和社会资本PPP项目落地,国内多位经济学家和昆明市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等100多人参加了论坛。
贾康认为,自2014年9月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PPP模式对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PPP带来的最直接改革是融资机制的升级,最终将实现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升级。”贾康说,PPP模式的正面效应体现在六个方面:
从政府主体看,减少财政支出的压力,提高财政资金总体使用绩效和政府履职能力。面对城镇化、老龄化等静态算账达数十万亿元以上的公共工程投入,PPP模式能让各级政府“胜任愉快”联通全面小康与中国梦。
与PPP的机制创新相对应,社会公众可以得到收益和实惠,即从资金使用“以人为本”表现出来的性价比、综合绩效的提高,实现政府、资本与社会公众1+1+1>3的综合效能。
在资金雄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持有主体中,一大批有发展意愿、适合PPP模式的企业会打开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构造市场经济“升级版”。
在中国现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PPP模式具有战略层面的制度创新意义,促进企业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实质性深化。
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优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选择性“聪明投资”,增加有效供给。
PPP模式将打造高标准、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培育发展契约精神、敬业精神、专业素质,以及与现代社会制度同步的诚信体系与仲裁机制。“PPP模式是对政府职能转型的一个考验,各级政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部门应锐意进取、形成合力。PPP模式强调阳光化机制,这是最好的防腐剂和制度约束,各级政府不应对其望而生畏。”贾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