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桑养蚕魅力无限

11.07.2014  12:28
      淤泥河村位于卢氏县城西南18公里处,全村共526户、1836口人,耕地面积800亩,林地8170亩,全村已形成以植桑养蚕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并初具规模,现有桑园面积1000亩,90%以上的农户从事桑蚕业,被誉为“豫西桑蚕第一村”。7月2日,记者来到了淤泥河村。

      淤泥河村因洛河支流淤泥河贯穿全村而得名,过去的淤泥河村,山上光秃秃,每到汛期,山洪暴发,路被冲垮,粮田被毁,淤沙漫滩。如今的淤泥河村早已改变昔日的落后面貌,整齐的水泥路,整洁的红砖房,碧绿的桑树园,小桥,流水,人家,一座环境优美的新村庄呈现在人们面前。

      “淤泥河村是河南省优质桑茧生产基地,也是河南省植桑养蚕农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卢氏出产的蚕茧在国内单茧丝度最长、批量优质度最高。”卢氏县农业局局长付娟告诉记者。“植桑养蚕不仅投资小、见效快,而且一次投资,20年受益,同时也能绿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村民白林旭说。

      村党支部书记田宝琏介绍,发展植桑养蚕并非一帆风顺,开始时群众并不接受。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2000年8月,村“两委”班子成员集资入股50万元注册成立了全县第一家蚕业企业——卢氏县茧丝绸蚕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增强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现已变更为河南百瑞蚕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与蚕农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大降低了蚕农的风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田宝琏说,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生态农业示范村”的建设目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带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组织群众在房前屋后栽植花木,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重点发展板栗、核桃、银杏、山萸肉、连翘等经济林,使淤泥河村达到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做优特色经济,让群众腰包鼓起来。”田宝琏告诉记者。该村依托蚕业公司,引导村民发展植桑养蚕,同时拉长桑蚕产业链条,先后开发了桑茶、桑果酒、蚕丝被、生物有机菌肥等系列产品,全村桑蚕业年收入达到350万元,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户均一亩桑,吃喝有保障,人均一亩桑,致富奔小康,一人去打工,两年盖新房,以企兴新村,新村谱新章。”这段连小孩都会说的顺口溜道出了淤泥河村走上富裕路的奥秘。

      “建设和谐美丽新卢氏,离不开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建设适宜人居、适宜旅游、适宜发展的美丽乡村,是我们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下一步,我们要抓点带面,示范推动,促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进程,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卢氏县委书记王战方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点评??

      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卢氏县委农办主任金长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卢氏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淤泥河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

      农家乐餐饮业的发展,带领群众实现了共同富裕,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

      淤泥河村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的创建模式顺应了生态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淤泥河村要毫不犹豫抢抓机遇,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兴村富民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