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焦作,一座“百年煤城”的新目标
29.08.2016 11:07
本文来源: 林业厅
作为中部地区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河南省焦作市经济发展不仅冲过资源枯竭“设置”的重重羁绊,其绿色崛起的生动实践还被作为经济转型样本写进高中地理教科书。
逆流而上,焦作又在为未来谋。
2012年,焦作市委、市政府从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和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近年来,这座曾以灰黑为主色调的“百年煤城”,如今已成为山绿水秀的魅力之城。
不断扩展绿色,焦作正用行动向未来致敬。
目标明确,为经济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在焦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正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
2016年6月14日,刚上任不久,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就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做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这种决心与勇气,源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打开尘封的记忆,就不难理解焦作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这座“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重工业新兴城市,曾以“黑色印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灰暗的天空下,黑色的煤山、黑乎乎的煤矿工人、落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由于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长期以来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一度制约着焦作社会经济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焦作通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市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转。上世纪90年代末,焦作市委、市政府又因地制宜地将发展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终于实现资源环境瓶颈倒逼下的奋力转型。
并未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焦作在思考:怎样的力量,才能让城市经济社会更行稳致远地发展?
焦作是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接合部的城市,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六城市之一。2012年,焦作市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但作为传统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大。如何出色地完成转型示范任务,闯进全省经济总量“第一方阵”,为河南乃至全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焦作被寄予厚望,也考验着焦作人的智慧。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城乡生态环境,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早在2010年,焦作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创森”构想,并在《焦作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创建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为林业发展载体,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建设“绿色焦作”“生态焦作”。
构想化为行动,行动积蓄实力。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永续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焦作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强市”战略目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将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突出生态建设,整合林业项目,构建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平台。
焦作迎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12年年初,结合转型示范市建设实际,焦作市委、市政府作出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定,推动全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随即,焦作市成立“林业生态网络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和4个专项组,在机制和组织上保障了“创森”工作的顺利开展。同年2月,焦作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构建林业生态网络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誓师大会”,“创森”大幕就此正式拉开。
不断增长的绿色,见证了焦作的发展和成长。
自“创森”启动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每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突出抓好高速公路绿化提升、林邓线高标准绿化、南水北调生态产业带、大沙河高标准绿化、引黄入焦高标准绿化和南太行生态景观带、绿化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焦作交出一份“创森”成绩单。
从2012年至2015年,焦作市累计完成森林资源培育73.3万亩,林业用地面积达161.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6.4%,森林覆盖率达30.92%,活立木蓄积量达503万立方米。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规定,焦作5大类40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要求。其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92%,活立木蓄积量达503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77立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4.3%、沟河水岸绿化率达88.81%、村庄绿化率达44.27%,全市创森知晓率达95.88%、满意度达90.1%;各县市均已成功创建林业生态县(市)。
“半城青山半城水”抒写着诗意焦作。如今,生态焦作、绿色焦作的生态格局已初具规模。
科学规划,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
焦作打开了自己的“创森”战役图。
2013年,焦作市政府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河南省焦作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依据焦作地域特点,规划突出城乡一体,以城镇绿化为点,以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为线,以南太行山和黄河滩区绿色屏障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格局,提出“一区两带、一核六芯、三网多点”的市域空间布局。
焦作“创森”,不仅要打造山水田园的诗意焦作,更要通过改善民生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幸福焦作。
南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因地制宜,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开展兼具生态、经济及景观功能的森林建设,构建焦作市北部城市安全生态屏障,同时,适度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南水北调干渠为依托,在城区段干渠两侧建设生态绿化带,农村段干渠两侧重点引导建设花卉苗木和特色经济林产业带,在保护水体水质的同时,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农民增产增收的生态景观带。
沿黄河滩区,按地类及立地条件的不同,建设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堤岸防护、林业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林带,防风固沙、保护水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在焦作市中心城区的森林绿化核,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焦作示范区。结合焦作市绿地系统规划及新区概念规划,以城区道路、水系为骨架,实施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工程,增加公园、广场、游园等绿地面积,构建“绿带环绕、绿廊相连、绿园镶嵌”的以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同时,通过环城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构筑焦作市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的县城建成区森林绿化芯,结合各县绿地系统规划,以建成区道路、水系为骨架,实施县城建成区森林建设工程,增加各建成区的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质量,逐步构建县城建成区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以境内的沁河、大沙河、新河、新蟒河、群英河、瓮涧河、白墙水库等为重点,对市域范围内的河流、水库、河渠堤岸进行高标准绿化,形成多层次的综合水网防护林体系,发挥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护岸、护库、护渠的作用。
以境内的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县乡道为重点,开展绿色通道建设,形成道路林网体系,发挥其降噪除尘、遮阳降温、美化景观等作用。
以乡村道路和沟渠为基本骨架,实施农田林网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标准网格建设,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作物丰产丰收。
以境内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村镇、园区等呈点状分布的生态建设地点为基础,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村镇森林建设工程等,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高标准绿化美化村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生态文化保护工程,建设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和义务植树示范基地,丰富森林文化内涵,促进生态文化传播,弘扬生态文明。
一个个增长的数字,更是焦作“创森”的收获记录。
据调查,2015年,焦作市森林面积达112.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92%,活立木蓄积量503万立方米,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5年来,全市新增森林面积22.43万亩,新增活立木蓄积量147.2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了9.9个百分点。
焦作并未满足于在“创森”中取得的成绩。
焦作市在确保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绿化档次,打造精品工程。强力扩大市树国槐、市花月季的种植绿化面积,突出焦作地域特点,使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郊大型休闲游憩地等不断增加。
2016年,焦作市安排造林绿化总任务11.41万亩,造林绿化五大重点是推进南水北调农村段生态产业带建设、精心打造大沙河沿线绿色景观长廊、持续提升高速公路两侧及出入口绿化档次、切实加强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扎实推进义务植树基地及平原林网建设。
创新机制,为建设“森林焦作”护航
没有急于求成,焦作“创森”选择一步一个脚印。
从2012年至2016年,焦作连续5年组织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创森”工作大会,市五大班子领导全部参加,书记、市长亲自动员部署工作。为使各项“创森”任务落到实处,2012年年初,焦作市就成立“林业生态网络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县(市、区)均按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
焦作还在细节上不断打磨。
焦作将“创森”工作列入全市“十大建设”项目,建立领导分包、工作例会、跟踪问效和观摩评比制度;推行“七个一”工作法,即“一项任务、一套班子、一本台账、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印发《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奖惩机制的意见》《绿化基地建设用地核查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确保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同时,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和“创森”工作全面负责,实行“四级书记”抓生态领导机制。
严格实施监督,为“创森”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三动”,即“高位推动、部门互动、市县联动”和“五定”,即“定具体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时限、定工作责任、定奖罚兑现”。市“创森”指挥部成立6个专项督导组,制定督导方案,详细规定督导内容、时间节点,对县(市)区及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工作推进情况适时进行督导。
资金投入的增加,为焦作“创森”顺利开展提供了全力保障。
焦作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户投入”的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力推进生态与产业的互动融合。特别是“创森”以来,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投入造林绿化的资金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8%,县(市、区)不低于1%。如南水北调高标准绿化奖补,仅市本级就兑付资金2000余万元,确保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利益协调兼顾。为拓宽资金保障渠道,焦作专门成立了项目计划领导小组,在积极争取国家、省林业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林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资金,实现了“多个龙头蓄水、一个池子放水”效应。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达48.1亿元。
机制创新,为焦作“创森”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焦作结合全市经济转型实际,通过创新林业发展机制,持续激发创建工作活力,进而巩固、提升森林城市的建设成果。在造林方面,焦作广泛采用工程造林方式,坚持造林与造景、造美、造富、造福相结合,全面调整林种结构,丰富了栽植品种,提升了栽植档次。经营方面,积极推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尤其针对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两侧绿化难度大等问题,在确保生态林用地基础上,适当扩大项目实施宽度,侧重安排经济林、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并通过财政奖补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实现了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管护方面,焦作注重发挥法规制度强制作用,先后出台《焦作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焦作市公益林管理办法》《焦作市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等,逐级明确管护主体、管护目标和管护职责,形成了“造管并重”机制。
强化宣传,为焦作“创森”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焦作市以“创森”为契机广泛发动宣传,印发了《焦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焦作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开设专栏及专题报道。全市投资3000余万元建立大型户外宣传标牌100余块,刷写墙体广告4717条,悬挂宣传横幅510条,中心城区完成23条公交线路及所有出租车LED顶灯宣传投放;开展了“创森”知识竞赛、摄影比赛、征文演讲比赛、万人签名等活动,发放各类“创森”宣传资料20万份;制作了《山水田园森林焦作》大型专题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市委书记、市长带头担任焦作护绿志愿者,并在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使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自觉意识逐年增强。全市人民对“创森”支持率达98.86%、知晓率达95.88%、满意度达90.1%,促进了“大地植绿”向“心中播绿”的实质转变。(记者苑铁军 齐炳华 通讯员岳静报道)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9.08.2016 11:07
《河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水利厅
李定斌到上蔡县程老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12月20日,水利厅
武国定副省长出席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视频总结会并作交流发言
2019年12月26日,水利厅
全省河长制工作现场会在郑州召开
12月24日至25日,水利厅
前坪水库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
12月26日,水利厅
李定斌专题听取河湖中心党建和业务工作汇报
12月25日下午,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