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电子期刊2014第4期--卷首语

08.05.2014  15:43

口述历史为什么受欢迎

丁 冬

从一般读者的兴趣而言,人们为什么喜欢口述历史?我想从两个方面作一点分析:

一是拿口述历史和史学著作及回忆录比较。史学著作,也可以写得很有可读性,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多数囿于学院的行文规范,削弱了可读性。传记和回忆录本来是可读性比较强的文体,和口述史在可读性上应当是各有千秋。由于回忆录是当事人一人的行为,而口述历史是采访者和历史当事人双方对话的结果,往往因对话和追问而碰撞出火花。回忆录一般是书面语言,而口述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留口语的原貌,也显得更亲切。当事人脱口而出的一些细节,在书面行文时也容易被忽视和过滤。现在有一些传记著作,已经注意采用口述历史和档案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山西作家陈为人,写了一本关于前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唐达成的传记,采用的方法也是口述历史和档案材料相结合。为写这本书,他做了近百人的口述历史采访。看过此书的人评价都很高,认为这本书对于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界的体制变迁、人际关系和思想状况极有帮助。

二是拿口述历史和曾经红火一时的报告文学作一比较。本来,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之一种,口述历史是史学方法之一种,二者似乎不可比。但中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二者在纪实上又有可比之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所谓“社会问题”报告文学蔚为大观,很受读者欢迎。这些报告文学作家,有的以记者为职业,有的以作家为职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注意从思想界学术界得到一些启示,用文学笔法介入热门话题。当时曾有“报告文学学术化”的提法。但是,那些报告文学作家,多数不曾经过学术训练。他们注意到从学术研究成果中获取思想和灵感,表达方式又比学术研究论文更加可读,更易传播,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那些报告文学作家,也采访过一些重要的历史当事人。但他们更愿意表现自己,所以往往把第一手材料打碎,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结构,和自己的想像、推测、议论掺在一起,形成鸿篇巨制。他们可能不了解口述历史的意义。所以他们对自己采访的一手材料,只当作素材,一定要按主观的意图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当时人们还有一个看法,以为真实的记录不算上乘的作品,不能打动读者,所以要修饰,要剪裁。就是好一些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有这个毛病。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风气和写作风气,时代精神的变化背后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现在的读者,不喜欢那种激情澎湃的宏大叙事,而欢迎扎扎实实的个案梳理。以朴实的语言说清事实真相,尊重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更能为读者所接受。一些作者,一些传媒,也开始调整表达方式,尽量多摆事实,少发议论。有人已经意识到,摆事实本身就是讲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口述历史为更多的学者作家所选择,是很自然的。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