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经济”美环境富农民

06.04.2017  19:31

      随着桃花节开幕式的举行,西华县如火如荼的“第十三个桃花节”达到了高潮。黄桥乡万亩桃园成了花的世界,人的海洋。

      西华县黄桥乡的裴庄、后石羊等十几个村规模栽植桃树,成为黄桥乡的主要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鲜桃需求量增加,加上西华大桃个儿大、质优、口感好,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喜人,每亩大桃年收入达万元,仅万亩桃园黄桥乡农民就能收入亿元。2014年,万亩桃园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田园风光—桃花景观”。

      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介绍:“我们村1900多口人,3200亩耕地,桃树种植面积3000亩,我们采取每年更新新品种300亩,盛果期桃树保持2100亩,年卖桃全村收入2200万元,人均1.1万多元,而且近四年连续保持这样的高收入水平。”吴东亮还自豪地说,2013年裴庄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万亩桃园中的“桃状元”是裴庄村村民和合胜,他种的桃品种好,又突出科技管理,对桃套袋、贴字(福、禄、寿、喜),不打药,无公害,在漯河、周口、西华等市县大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比一般桃高一倍,达每公斤14元以上。和合胜家7口人,16亩桃园,去年卖桃收入20多万元,人均2.5万多元。和合胜还对记者说:“栽桃树确实是美化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途径,我成立了合盛专业农业合作社,带领30多户农民,靠栽桃卖桃、推销桃致富。”

      在万亩桃园中的后石羊村,十年前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近几年,村党支部书记王涛带领群众栽桃树,利用万亩桃园优势,建起了集观光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桃源农庄”,生意红火,收入丰厚,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金牌农庄”。王涛在村里建市场,鼓励支持村民建超市、商店经商,服务观光旅游农业发展,全村从事经商的商店、门市部、摊点达100多家,增加了丰厚的经济收入。王涛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组织1000多名村民,从事桃树管理、采摘、销售等行业,全村年打工收入3000万元左右。目前,后石羊村年收入已经达到5000万元,农民纯收入9400多元,是十年前的5倍,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