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厂进校,平顶山学院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

28.05.2015  16:16

  5月25日,是在平顶山学院化学实验楼“化工助剂研究所”工作的杨成业领工资的日子,杨成业是该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4届的毕业生,转化为许昌龙兴达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兴达公司)的员工已经快一年了。

  “与杨成业有着相同就业经历的还有他的几名同学。”平顶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松田说,杨成业能一直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化,得益于他们正在实施的一项“引厂进校”举措。

  据介绍,从2014年5月开始,龙兴达公司在平顶山学院化学实验楼设立了化工助剂研究所。双方选派技术力量联合攻关,并取得了较大进展。“龙兴达公司已经和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了多个新产品,并有两项申请了发明专利”。

  李松田说:“常规的做法是走出去,而我们的措施是引进来,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二来可以提高我们设备的利用率,三可以就近让学生‘进厂实习’,可谓一举多得。

  杨成业还告诉记者,龙兴达公司目前正在和他的母校合作,进行抗癌药物中间体和液晶材料中间体的研发,而这些都属于煤化工的下游产品。同时,龙兴达公司还在平顶山学院建立了产品检测基地,学校利用其仪器设备及时便捷地为公司提供产品表征和性能测试。

  “2014年,已有4名化工专业毕业生进入龙兴达公司工作。今年,还没毕业就已经拿到龙兴达公司工资的王凯已决定留在该公司了。”李松田说:“同时,龙兴达公司也决定再招聘平顶山学院6到10名毕业生进入其研究所工作……龙兴达公司向平顶山学院提供横向课题研究经费,该经费由校方主导,在校生将以带薪实习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起,李松田和该校的田刚博士便同时被龙兴达公司聘为了“化工新材料及新技术研发顾问”,“这样,结合企业的需求,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目前,双方已经在人才交流、人员互派、协同攻关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此外,田刚告诉记者,平顶山学院与河南中平瀚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型炭材料联合实验室”、与平顶山三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的“炭素材料检测基地”、与河南为洋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化纤助剂研发中心”均已在学校挂牌并开始运行,化学实验楼内将建成一个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区。

编辑:袁连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