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划片能否遏制择校热?中介:学区房热度不减飙升至10万
近日,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针对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实施“多校划片”。一时间,大家围绕“学区房真的白买了吗”的关注与讨论也再度升级。新政实施对促进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多校划片能否为学区房降温,成为治理择校热的特效药?无疑,这些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政策新规
择校冲动强烈地方采取多校划片
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今年将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这意味着,多校划片正式列入教育部官方文件,将作为一项教改新政予以实施。
根据通知,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什么是多校划片?不同于单校划片将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承接其划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生源入学,多校划片是指在义务教育入学阶段中,将特定的适龄儿童,划向两所以上的定向小学和初中,孩子具体上哪一所学校,再进行一次安排,即俗称的“电脑派位”。具体到北京市,多校划片的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
有专家直言,“多校划片”政策初衷是为学区房降温。记者梳理发现,学区房“降温措施”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就曾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要求。当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面试就近入学工作,破解择校难题。《意见》中还提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此为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即多校划片。要求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去年3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再次指出,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11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该负责人称,“多校划片”是为了应对“单校划片”产生的社会问题,把学生入读小学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入读哪所学校由唯一答案变成多种可能,用“电脑派位”分配学生入读的学校,由此消减学区房的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的现状,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直到最近,教育部最终下发文件将其坐实。
其实,“多校划片”在教育部发文前就已在北京多区实施。比如朝阳区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办法中就明确将小升初的就近入学方式划分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丰台区2015年幼升小和小升初都采用“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门头沟区永定地区的大峪一小和实验二小永定分校共同对应大峪中学分校和首师大永定分校,采用“多校划片”入学的方式,根据两所中学计划招生数(除去政策规定的特长生、住宿生数等),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入学学校。 责任编辑: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