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星星儿童村"郑州成立 自闭症孩子在"家"训练
自闭症孩子分享自己动手制作的蛋糕
中原网讯(记者 鲁燕 文/图) “阿姨,我妈妈……让我来……你家借个勺子用……”4月2日下午,在惠济区张定邦村一户家庭,记者看到一个自闭症孩子生活中的一幕。当日是第九个世界自闭症日,全国首家“星星儿童村”在张定邦村挂牌。在这里,自闭症儿童家长可以互助,孩子们也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康复训练。
自闭症孩子在“家”体验生活
当日下午,在张定邦村一户家中,郑州康达训练中心的老师正在教自闭症孩子们做蛋糕。
“乐乐,你去隔壁的王阿姨家帮我借个勺子,一会儿吃蛋糕用。”在老师的指导和比画下,5岁的乐乐敲开了邻居王阿姨家的门:“阿姨,我妈妈……让我来……你家借个勺子用……”虽然乐乐说话有些慢,但咬字还是很清楚,王阿姨马上回答:“好,我这就给你拿去。”
乐乐接过王阿姨的勺子转身要回家,“没有说谢谢哦”,一直“跟踪”在他身后的老师赶忙提醒他说“谢谢”,乐乐转回头说了声:“谢谢”。
乐乐是第一批入住“星星儿童村”的自闭症孩子,与他一起的还有其他7个孩子。这些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在专门的自闭症培训机构训练,而是在自己家里,接受社会化交往能力及自理能力的生活体验训练。
从封闭中走出 培养交往能力
金水区孤独症康复协会会长张桂娥介绍,通常都是在封闭教室里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强化性的训练,“很多孩子学习能力提高了,认识字也多了,但自理能力还是太差,社会化交往能力几乎为零。”
“我觉得这是方向性错误。”张桂娥认为,对自闭症不能封闭起来,而要他们体验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这里,可把每个家设置成训练场所,老师带孩子择菜、做饭、玩游戏,甚至可一起饲养宠物。”张桂娥说,所有的设置都是家庭里最自然最真实的生活环节,如正在做饭时,家里没酱油了,让孩子去找邻居借,“在借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学会一些规则,比如敲门、问好等”。
关爱自闭症儿童
全国公益联跑
郑州站活动举行
本报讯 4月2日是第九个世界自闭症日,当晚7点整,主题为“blue fun 一起秀出蓝色范儿”——关爱自闭症点亮蓝色全国联跑(郑州站)活动在惠济区古荥镇张定邦村举行。
“嘿,爸爸的小宝贝,你的眼睛在望着谁……”当晚,夜幕中,近300人身着蓝色衣服,脸画彩绘,佩戴蓝色的星星灯,粘贴蓝色的夜光贴,手持蓝色的荧光棒,唱着主题歌曲《星星的爸爸》,现场汇集成一片蓝色的温馨海洋。
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联合雨之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金水区梓闻社工服务中心、惠济区厚德康复教育中心、金水区孤独症康复协会及省会多支高校志愿者团队,组成爱心跑团,与全国108家跑团一起,同步奔跑4.2公里。
本次活动不仅呼吁社会公众尊重与接纳自闭症儿这个特殊群体,了解他们及其整个家庭的需求,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能够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都来关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帮助“星儿”开启未来幸福之路。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编辑: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