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湾村民的新生活
记者在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看到,一条宽阔的东西水泥路穿境而过,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给这片红色热土带来勃勃生机。
“这叫靖宇路,西起107国道,东至驿城大道,宽6米,全长3公里,是市、区老促会帮助协调的修建项目,由市公路局投资100多万元进行修建,于2014年1月正式建成通车,给沿线10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李湾村党支部书记范贵忠指着宽阔的水泥路告诉记者。
李湾村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下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总人口2636人,党员61人。
近年来,李湾村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本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已旧貌换新颜。通过架桥、修路、打井等项目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全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使李湾村的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活条件在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建设银行驻马店分行出资3万元,修建了一条2公里的沙石路,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上级有关部门捐资2万元帮扶多名贫困学生;驿城区老促会协调资金8万元为李湾村修建了两座混凝土桥梁,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协调资金6万元建立了农村书屋及电脑学习室,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环境;市老促会和驿城区老促会筹资40万元新打深水井一眼,解决了1000多人饮水困难问题。
驻马店市驿城区永昌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是李湾村一家民营企业,记者在企业生产车间看到,几十名女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娴熟地操作缝纫机。该公司总经理王立军告诉记者,公司全部按订单生产,主要生产环保购物袋,产品通过外贸公司远销到意大利、德国等。该企业为当地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员工工资每人每月2000多元。
范贵忠告诉记者,该村大力弘扬杨靖宇将军民族英雄精神,不断加强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电脑室,经常邀请区、乡农技、畜牧等方面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全村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辅导。
目前,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在种植业方面,该村实行科学种植,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配方施肥,实行秸秆还田,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值效益。与几年前相比,平均每亩增加230元,人均增加收入500多元。
在养殖业方面,该村引导教育农户走规范化养殖的模式,培植养殖大户,村干部积极为他们解决场地、防疫、销售等难题。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5户,年出栏生猪2600多头,产值360多万元。
在大力发展建筑运输业方面,充分利用该村离沙石料场近和城市近郊的优势,村里成立了运输合作社,统一为他们组织货源,解决了他们销售难问题。目前,已发展运输车辆30多台,建筑施工队3家,年利润300多万元,同时积极组织青壮年人员外出务工,联络畅通务工的渠道,充分利用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带动一大批家乡人员在外就业,每人每年有4万元~8万元不等的收入。
这些项目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该村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使村人均年收入由2008年以前的5500元增加到现在的9800元,使一个贫困村跃升到富裕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