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委员:用四个“最严”肃清假冒伪劣产品

07.03.2016  20:07

    食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来说,他的两会提案总是围绕食品这个他从事了30多年的行业来谈。前年谈的是食品安全,去年谈的食品准入。今年,李奇重点呼吁的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经过一年艰苦走访和调研,李奇委员发现,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主要存在四方面原因:

    第一,违法成本低,无良商家受利益驱动实施欺诈行为。一部分人见利忘义,为了个人发财,置法律道德于不顾,制假售假,骗人钱财。而一旦被抓,判罚力度偏低。

    第二,法律规章和执法体系有空子可钻。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刑事判定标准有一个是“五万元现场违法货值”,如果库房里是“四万九”就没法判,钻空子的就“永远四万九”了。一个假冒伪劣案件可能存有多种违法因素,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案,但目前管理部门职能有不少交叉,比如经济犯罪归公安,侵权归工商,无证生产归食药局等,各个部门间容易相互推诿,出现执法拖延现象。

    第三,市场监管方面力度不够。对经营者、对企业、对市场竞争行为都有监管不力的问题。

    第四,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对创新,对品牌建设,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有待加强。有些地方,为了产值和税收,对假冒伪劣商品、侵权等行为处罚力度偏轻,甚至存在地方保护等问题。

    李奇委员着重谈到,2016开年之初,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就在食品安全方面给予重要指示,强调民以食为天,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

    “总书记、总理的指示为打击食品假冒伪劣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李奇说。

    李奇表示,假冒伪劣商品对社会危害极大,一方面造成市场混乱,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削弱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伤人损命甚至引发集体安全事故;同时,假冒伪劣这种无品牌、无创新能力、低成本扩张的无序发展也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和竞争力衰退,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阻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如何彻底肃清食品领域假冒伪劣产品?李奇委员表示要认真贯彻好总书记和总理的四个“最严”指示,他建言:

    一、倡导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尊重原创,引导社会各界形成共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摒弃没有质量的唯GDP论,铲除假冒伪劣商品滋生的土壤和环境。尽快出台“国家品牌战略纲要”,各级政府发挥促进企业品牌建设的主导作用,拿出支持品牌建设的奖励措施和财税政策。

    二、完善立法,加强法律打击力度,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违法代价。应该尽快修正、完善更加严格、有针对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法规;统一管理部门,降低案件立案标准,加大刑事追责,给假冒伪劣商品以彻底、长期、持续打击。

    三、加强职业化管理员队伍建设,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鼓励大众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检查员,实现打假社会共治。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强化检验机构管理,推进重点实验室布局和建设工作。

    四、发展品牌连锁商业体系。大力鼓励有管控能力、品牌化的商业连锁系统加快发展,向农村市场延伸,收编和压缩自由批发市场和零散小卖店发展空间,斩断假冒伪劣商品传播销售渠道。

    五、建立大数据管控系统。建立企业、商标、专利和产品等各种信息的大数据系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审批蒙混过关,让制假售假行为无处遁形。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