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综述)数说李克强三年:经济稳 改革进 民生惠

05.03.2016  14:00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视频:李克强: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交出其出任总理后的第三份年度“答卷”。

  在这三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字共出现约130次、“改革”出现约220次、“”字更是累计出现了约350次。经济稳、改革进、民生惠成为描绘过去三年政府工作的主要脉络。

  ——经济稳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三期叠加”压力显现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过去三年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

  稳,在于增速平稳换挡。从7.7%到7.4%再到6.9%,过去三年,虽然GDP增速持续放缓,但每年预期增长目标均未落空,中国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在于就业守住底线。李克强曾表示,只要就业稳住,经济增速低一点也不会出大问题。过去三年,中国新增就业始终在1300万人以上。

  稳,在于不“大水漫灌”的定力。虽然稳增长压力持续显现,但中国始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刺激政策,广义货币M2增速始终在13%左右。

  稳,在于新动力的密集显现。2014年,大数据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互联网 ”、“众创空间”、“创客”也成为各方热议的报告新词。这些领域目前都成为“新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进

  经济“”的现状,为改革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而经济继续“”的要求,则为改革推进提供了充足动力。

  进,在于自我革命的深入。2014年,李克强将改革列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并强调“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气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度纳入治理庸官懒政的内容,并强调“有权不可任性”;今天,李克强更是要求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进,在于简政放权的力度。2013年,官方取消下放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2014年,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2015年,又有311项行政审批被取消或下放。2016年,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将继续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进,在于改革红利的显现。简政放权创造的环境和官方系列政策的力挺,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中国持续升温。2015年,中国每天新增企业达1.2万户。李克强此次更是承诺将为企业和个人减负5000亿元人民币。

  进,在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三年前,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占比更是标志性的超过五成,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短短两年就迈出“两大步”。从需求来看,在外需不振、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如今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马车。

  ——民生惠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过去三年,如何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看点。

  惠,在于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增速收入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超过GDP增速0.5个百分点;官方要求,2016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要基本同步。

  惠,在于社保网络越织越牢。在过去三年报告中,教育、医疗、住房已成为民生领域的规定动作,涉及民生的各项量化指标均宣告完成。李克强此次也承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更高质量更公平的教育,并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惠,在于贫困人口越来越少。过去三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别减少了1650万人、1232万人和1442万人,2016年,中国将致力于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增速更是达到43.4%。

  惠,在于及时回应民生关切。面对民众关心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宣战”一词。2015年的报告更是首度把经济目标和民生环保目标同时放了进去。此次报告继续聚焦环保,用“重拳”一词表达中国政府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的决心。(完)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