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党政机关重要领导人目前在北戴河休养

06.08.2015  13:26

原标题:北戴河会谈点啥?高层释放了这些信号:着力实体经济、优秀企业

8月初的北戴河,平均气温二十五六摄氏度,风和日丽,正是度假的好时节。

每年大约这个时期,中央高层和一些退休领导人以及广大专家,都会到这里休息调整。

昨日,新华社称,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并同大家座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广大专家人才致以亲切问候。

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也在北戴河参观“童眼观生态——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验活动”成果展示。

诸多分析人士认为,有关“北戴河”的这些官方报道证实了党政机关重要领导人目前正在北戴河休养。

外界的目光再度投向北戴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曾在这里作出。在“十三五”衔接“十二五”、稳增长和“调结构”发力的2015年年中,北戴河将传来怎样的经济决策声音?

通过梳理此前中央领导人的调研足迹,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可以发现决策层对经济话题的关注点和基调。

用发展解决难题

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后,中央政府密集召开一系列有关经济走势和政策部署的高层会议。《人民日报》从8月3日也开始发表“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系列评论。

经济进入下半场,来自官方的这些信息对市场研判未来经济政策怎么走和洞悉中央对经济研判的共识有着重要作用。《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名不同界别学者认为,强调稳中有为仍然是下半年的经济政策主线。

进入新常态时期以后,中央政府对GDP增速的容忍度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话题。在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有观点认为这是二选一的课题,因而引发争论不断。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政府调控状况都是好的,并不需要为了调结构或者为了稳增长而偏废另外一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说明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特别是稳增长政策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增强了通过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失速的信心。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就指出,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归根到底要靠发展。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做到发展意识不淡化、发展干劲不懈怠、发展势头不减弱。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

国家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该指数在上个月持平于50.2之后再次走弱,下降至50,位于枯荣临界点,略低于市场预期。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的下行压力,和由此所可能引发的各类系统性风险,因此有必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特别是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的立场。

针对下半年经济工作,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

巩固基础兜底民生

不能大规模刺激经济,又不能放任经济大幅下跌,中央政府的政策发力点更多地落在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兜底民生方面。

自去年以来,发改委不仅批复数万亿基建工程,更推出了11个重大工程包,近日更是牵头部署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以保证重大工程的落地。

从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要领导人的多次公开表态来看,有关民生和基础建设的话题超过经济增速等成为被提及最多的高频词。

李克强总理在最近和地方政府领导座谈中多次提及,目前在诸多经济数据中最为关心的是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把保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格外关注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等的基本生活保障。

章俊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中对就业形势的表述,从上次4月份会议的“就业形势稳定”改为“把保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显得尤为注目。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滞后经济指标。”章俊说,目前来看,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两项指标没有出现较大波动,但这两项指标也是典型意义上的滞后经济指标。虽然目前来看经济增速已触底,但之前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对就业和居民收入层面的负面冲击还没完全显现。

鉴于经济转型过程中以往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传导效应关系可能变得不稳定,因此政府在正确评估目前政策发挥效用之前有必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加大创新升级探索

在这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和企业的升级成为关键,如何使用创新驱动替代落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各项政策布局的重点。

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这是中央政治局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做出的重大论断。”《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无论是发展政策还是改革举措,都要着眼于让企业家提振信心、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努力培育出更多创新能力强、品牌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秀企业,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打牢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

事实上,在经济和市场倒逼之下,许多地方都进行了积极的转型尝试。不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风潮,无人机、机器人等高新科技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

例如,《第一财经日报》调研发现,浙江省诸暨市就将“机器换人”思路作为着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实体工业的重要抓手之一。当地政府提出,要开展工业企业创新驱动系列竞赛,力争设备投资超25亿元;“机器换人”项目达130个,投资超100亿元。

在诸暨,扶持企业“机器换人”的不仅是市一级政府,还有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店口镇拥有4家上市公司。该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朱庭传对本报记者表示,店口也对辖区内大企业的机器换人进行激励和补贴。据该镇的几家铜加工、制冷类大企业测算,用一台机器人或机械手臂平均可替换16个工人,这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对企业无疑很有利。

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在优胜劣汰、竞争合作中增强企业活力。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

此外,《人民日报》昨日发表的《三严三实,精准发力》评论文章明确提出,按“三严三实”要求抓经济,就是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扎扎实实把事情办好。

记者了解到,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了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三严三实”讲话。现在,这一要求已经延展到经济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