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耄耋之年 秉烛先行 用生命书写历史
“他,秉烛先行,耄耋之年仍奋斗在开拓性研究第一线。他,桃李天下,三尺讲台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他,研究历史,着眼未来胸怀天下,以史为镜,照亮未来。”这是全球华语卫星电视频道凤凰卫视对史界前辈朱绍侯先生的专题报道。
“在历史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期间,朱先生表现出令人敬佩的学术精神,并做出了珍贵的史学贡献。”这是“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现场,主席团对河南大学86岁老教授、著名史学家朱绍侯的评语。“中华文化人物”评选,是中国首个专门面向全球华人文化领域年度人物进行表彰的活动,每年评出10位在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与朱先生同时荣获此奖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世界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郑小瑛,以及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等9位杰出文化人物代表。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朱绍侯先生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年幼时由于家中贫困,接受教育较晚,直到九岁才在沈阳开始上小学。在校期间,困难的家境使他不得不在课余时间以卖香烟来维持学业。小学毕业后,迫于生计朱先生中断学业在工厂中当起了学徒工。当时工厂离家有十余里的路程,还未成年的他每天步行上下班的时间要超过5个小时,而等待他的还有每天近10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工作,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
在小学时朱先生就养成了看历史类书籍的爱好,这个习惯即使在艰苦的三年学徒生活中依然没有中断,工作之余他经常会捧一卷书细细阅读或者给工友们讲一些历史故事。朱先生强烈的求学欲望,以及工厂的恶劣环境最后使家人改变了主意,支持他重新回到学校,已近成年的他为谋生计而考入沈阳商业学校,并早早参加工作。时值日本战败,东北光复了一批中高等院校,朱先生毅然放弃工作考入沈阳师范专科学院,后又继续深造考入东北大学主修教育学,由于实在难以割舍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而很快转入历史系。
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期,朱先生的家境依然没太大好转。在校期间,他的父亲多次要求他放弃学业找份工作养家,甚至不惜以断绝经济支持相要挟,但对知识有着无限渴求的他,每次都流着眼泪据理力争,最终感动了母亲,并赢得了兄弟姐妹的认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本科学业并攻读研究生。虽然当时学校对研究生有一些补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拮据困境,但生活总体上仍然是异常艰辛。据朱先生回忆说:“在学校,一年四季基本只有一条外裤,就是粗布做的马裤,没有前后之分,而且还是学校统一发放的。”就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朱先生以常人少有的坚强毅力,发奋苦读,圆满完成研究生学业,分配到河南大学任教,开始了他在河南大学60年的辛勤耕耘,孕育桃李,著书立说。
著作等身 卓尔不凡
在半个多世纪的治学与教书生涯中,朱先生凭借他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为自己树立了一座又一座的学术丰碑。
在“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大典上,开篇就以“用生命书写历史”为题第一个介绍朱绍侯:身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史学家,朱绍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内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军功爵制度、户籍制度、治安制度最早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主编的十校本《中国古代史》是教育部部颁高校教材,是30多年来大陆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通史著作之一。从1994年正式开笔的《今注本•二十四史》,被已故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称为“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二十四史编纂工程。朱绍侯教授担任其中《宋书》部分的主编,在18年间,他带领团队对《宋书》一百卷进行了繁琐而有意义的整理。填补了传统二十四史中后二十史无注的空白,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赞扬。当六百余万字的《今注本宋书》出版时,朱教授已是86岁高龄。
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朱绍侯教授一共出版学术专著和个人著作集8部,主编的著作、教材1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的许多论著在中国当代史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以大胆假设、小心取证和史料详实为学界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的《军功爵制试探》、《军功爵制研究》、《军功爵制考论》三部著作,成为军功爵制研究领域的权威。他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自1981年出版迄今,已修订改版五次,发行量达一百四十余万册,使用率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高校历史院系,影响了无数历史学子。
每当与青年学者座谈交流时,他都会语重心长地谈个人的学习体会:“研究历史没有什么窍门可找,既要勤奋,又要有时间的累积。你要有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因为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写出很有价值、很有分量的著作。”
“天资愚钝凭勤奋,事倍功半终有成。聪明才智荒学业,虚度年华空一生。”——这是朱教授一生对于自己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信条,可谓是他一生治学的真实写照。
师德为先 长者风范
朱绍侯教授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期间,在从事大量学术研究的同时,他一直都把教学当做自己的主业,从未忽视过对学生们的培养。他始终认为,只有首先在讲台上站稳了脚跟,才能开始搞科研。因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不搞教学就不容易发现问题,就会让研究显得无的放矢。与此相对应,他还认为,如果长时间不搞研究又会使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都浮于表面,人云亦云,不得深入。
在教学上朱先生向来都是严于律己、以德立范。每次上课前,朱先生都会在准备课堂资料方面下很大工夫。在课堂上,学生们总会见他拿出一叠厚厚的讲义,十几页密密麻麻的文字,那都是他细致认真地手写而成。每篇讲稿都对人物与事件的来龙去脉介绍得清清楚楚,凝聚着他严谨缜密的所思所想,随手拿来一份,都堪比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在学生的眼中,朱先生不仅仅是一位教学严师,也是一位忠厚长者。学生论文中的每一个不足之处,他都会严格指出,并且会花上很长时间帮助修改其中的错误,甚至有时会亲自为学生查找可供文章补充的资料;而当学生临有困境,他则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博士生导师李玉洁教授当年写作《楚史稿》的过程中,听说湖北省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楚国史专著的消息时,自己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但在朱先生的鼓励帮助之下,李教授最终坚定信心将作品完成并出版。回忆这段历史,李教授深深感慨:“那是我的第一部专著,要不是朱先生给我的支持与帮助我绝对完成不了,这对我整个学术生涯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一直铭记在心”。现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永福教授, 受“文革”前后影响,在当初进入河南大学攻读研究生时已经35岁,入学后非常自卑。朱先生闻听此况,将其喊到身边劝勉道:要说“耽误”,谁没“耽误”?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耽误”得还少吗?关键是从现在做起,好好干,别泄气!今天,每当回想起朱先生的鼓励,郑教授都会热泪盈眶。
朱先生崇高的师德和认真的治学态度让他赢得了众多弟子的尊重,每逢佳节,登门祝福的学生络绎不绝,欢声不断。在被问及为何为学生如此付出时,朱先生答道:“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师生情是非常纯洁的感情,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是理所当然的,我所做的也只是为人师的本分罢了。”正是在这浓浓的殷切期盼与朴素至亲的关怀培养下,师从先生门下的李振宏、龚留柱、程民生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继承了先生衣钵,成为国内史学界的杰出人才。
秉德无私 淡泊名利
朱绍侯先生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曾先后担任过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1992年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是目前国内秦汉史学界最为年长、深得敬仰的史学大家。但朱先生一生为人宽厚,谦和礼让,秉德无私,淡泊名利。
朱先生的大家风范不仅体现在治学上,其人格魅力也使国内史学界众多专家学者为之折服。上世纪 70年代末,教育部组织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合作编写《中国古代史》教材,筹备初始阶段,众多专家教授汇聚一堂各抒己见,观点意见难以统一,编写工作难以开展。团结来自不同高校的众多专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使大家的观点达成一致则更是尤为困难。为此,大家推荐一致朱绍侯担任主编。朱先生秉承着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的理念,多方听取意见,援引先例、动情晓理,逐渐化解了纷争,最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而且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教材编写成功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验收,成为迄今30多年来国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通史著作之一。
认识朱先生的人对他有一个共同印象,那就是淡泊名利,谦虚低调,从来不计功名利禄。他常常教育晚辈后生,做学问不要攀比,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满足于自己。在2012年“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大会上,面对着鲜花、掌声和沉甸甸的荣誉,被搀扶着走向领奖台的这位耄耋老人,获奖感言仅仅是朴实的几句话:“我参加的今注二十四史工作是一项集体和长期的一项工作,我个人贡献是比较少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荣誉应该是归于参加今注所有的专家和学者。”而谦逊而真诚的话语,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笔耕不辍 以学养生
“绍侯啊,你别干了,再干你也赶不上郭沫若”,前来看望朱先生的几个老朋友又与他开起玩笑。“其实我谁也不赶,就是已经养成习惯了,我现在已经离不开书,看看书,写写东西,我会感觉生活很充实。”朱先生每每都是憨笑着摆手解释。虽已进耄耋之年,而88岁高龄的他并没有因为年势渐高而赋闲养学,现在每天依然坚持阅读书籍、撰写文章,平均保持在6个小时以上。近两年来,先后共发表10篇学术论文。学术研究已成为了朱绍侯教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恬淡豁达、对学术的不懈追求,支撑着这位史界前辈始终在历史学领域秉烛先行,笔耕不辍,尽情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用闪耀的思想火花解读千秋秦汉雄风,照亮一代代学子的心灵。
现在的朱先生,做起学问来,风范依然不减当年。在近些年,人们仍然能看到他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而且动辄就是两万余字的长文!人们很难想象这会出自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之手。而且,熟悉朱先生的人都知道,老人一生写作都是徒手执笔写作,不会用电脑。一年能写出两三篇几万字的学术文章,这对一个有着深厚功底的中青年学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于是,有人质疑,这些文章是朱先生年轻时所作。面对质疑,朱老从来不做解释,只是淡然一笑。只有经常围绕在他身边的学生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朱先生每天边看书、边做笔记,一个字一个字地整理手写出来的。身边不断有人劝慰朱先生:年纪大了,这样劳累太伤身体,多注意休息。他总是说:“我这都常年养成的习惯了,一天不看书我反而难受,就让我继续看下去吧。”跟朱老交流时,他总是有一个遗憾,就是不会用电脑。他说,现在精力不如以前了,手写出书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一开始学会用电脑的话,现在还能出几本书。为此,他还与我们打趣道:“我哪里算什么先进呢,现在还不会用电脑,应该是落后嘛,这我还得向你们大家学习呢。”
这,就是我们尊敬的朱绍侯先生,老人一生都在用生命书写着历史。
作为一名学者,他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让人钦佩;作为一名导师,他以严谨求实、执着创新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学子;作为一名长者,他淡泊名利、秉德无私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历史学者高贵的品格:严谨、勤勉、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