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值得追寻
惊闻人民日报前社长和总编辑邓拓之女、《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岚女士于3月22日凌晨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深感悲痛。
邓拓,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1934—1937年就读于河南大学。
邓小岚,邓拓之长女,1943年寒冬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44个“红脸蛋”两度登上国际舞台,唱响《奥林匹克颂》。排练过程中,作为合唱团的音乐指导老师,邓小岚始终陪伴着孩子们,每次至少12个小时。
“我父亲是河南大学毕业的,对母校有深厚的情感。2012年9月24日,河南大学100周年校庆之际,我和邓小虹、邓壮来到学校,参加父亲的纪念碑揭幕仪式,感触颇深。欢迎河大师生们有机会来马兰村,看看我专门为孩子们建造的音乐城堡和月亮舞台……”2022年2月,我校记者采访邓小岚时,邓老师和蔼可亲,散发着向上、朴实、执着的气质,言辞之间充满着对河南大学的无限感激和美好期盼。
斯人已去音容在,海棠花开魂依旧。“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流泪,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分别让我们心痛。邓老师,一路走好。”谨以《有一种精神值得追寻》一文,表达沉痛悼念之情。
有一种精神值得追寻
历史必将铭记这个难忘的春天。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
2月20日晚,绚烂的焰火照亮了北京夜空,在欢乐的海洋里,在难舍的告别中,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中国红与冰雪蓝交相辉映,传递着来自“双奥之城”的温暖。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盛宴。太多太多的高光时刻,让我们热血澎湃;太多太多的温暖瞬间,直抵内心深处。在开幕式、闭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44个“红脸蛋”两度站上冬奥舞台,其质朴纯真的表演惊艳世界——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2分27秒,没有伴奏,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为全球观众献唱《奥林匹克颂》,像泉水一样清澈的天籁之音让人屏住呼吸,瞬间从北京飞向世界。
很难想象,马兰花合唱团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
观众席上,78岁的邓小岚早已热泪盈眶。她是杰出的革命家、学者、新闻工作者邓拓的长女,合唱团孩子们的音乐老师。
电视屏幕前,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很是触动:“空灵的声音、纯净的眼神,孩子们犹如立春之日绽放在国际舞台上的‘马兰花’,从内到外散发着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他不仅为这群虎头虎脑的孩子竖起大拇指点赞,更感怀于合唱团与河南大学的不解之缘。
“大千枭獍绝,一士死何妨”
1934年秋,22岁的邓拓来到河南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学习。
入校后,邓拓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共发表一本专著和近十篇论文。他用文言文写作的历史研究著作《中国救荒史》一书脱稿,成为研究中国救荒问题的“扛鼎之作”。
邓拓还被推举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封支队总支队长,带领进步学生开展各种爱国抗日活动,将河南大学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937年6月,邓拓刚刚在7号楼参加完毕业考试,就在大楼北门被蓝衣社特务秘密抓走。经多方营救,不到一个月,邓拓被保释出狱。此后,邓拓投笔从戎,毅然奔赴晋察冀抗战根据地,开启了新的革命战斗。
2012年9月24日,河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邓小岚、邓小虹和邓壮等邓拓的儿女们来校,参加邓拓纪念碑揭幕仪式。
“去矣勿彷徨,人生几战场。廿年浮沧海,正气寄玄黄。征侣应无恙,新猷尚可长。大千枭獍绝,一士死何妨。”邓小岚摩挲着纪念碑上的《狱中诗》,向在场师生深情讲述如烟往事。师生们深受教育与感染,决心沿着校友邓拓的光辉足迹,接续前行。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马兰的孩子走向世界啦!”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观众席上,邓小岚难抑激动之情,最想把这个消息说给父亲邓拓听。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深山区,不仅有像花一样的名字,还有荣光的红色历史。它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的旧址所在地,也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地。
1937年9月,邓拓进入五台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他率领新闻队伍,转战太行山,坚定不移地在新闻战线上奋斗、抗争。
1939年春,报社第一次到马兰村。乡亲们用木杠、绳子,抬的抬,拽的拽,将沉重的机器运到村里。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邓拓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坚持每天出报,犹如一颗颗射向日本侵略者的“子弹”,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1943年底,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机的下落,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史称“马兰惨案”。鱼水情深。也是那年,阜平遭遇特大洪灾,报社全体人员节省出口粮和衣物,支援受灾群众。
作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拓紧握战斗的笔,热情洋溢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44年5月,邓拓具体负责编辑出版了有五个分册的《毛泽东选集》,这是我国出版界问世最早的一部《毛泽东选集》。
战争年代,邓拓和妻子丁一岚书信传情,被称为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对比翼鸟”。
1943年的寒冬,在日寇扫荡的阴影下,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因为工作需要,邓拓夫妇曾把女儿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直至1946年,邓小岚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成长过程中,邓小岚多次请父亲讲他以前出版《晋察冀日报》的艰险过程,但父亲总是一笑了之。他说:“那些工作只是我的分内之事,比起办报过程中牺牲的同志,那点事情实在不值得一提。”
临终,在给丁一岚和女儿的遗书中,邓拓满怀深情地说:“盼望你们永远做党的好女儿,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马兰村就是我的家”
多年来,在邓小岚案头,一直珍藏着两枚印章:一枚是父亲邓拓的“马南邨人”,一枚是父母送给她的“马兰后人”。其中,“马南邨”正是“马兰村”的谐音,亦是邓拓对当年在马兰村生活和战斗的怀念。
北京到马兰村的路途并不遥远,但很不便捷。多年来,邓小岚多次往返,去探寻父亲邓拓的足迹,内心触动一次比一次深,她说:“马兰村就是我的家。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用音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希望,另一个是希望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两代人接力,同一份坚守。
2003年是“马兰惨案”60周年。2004年6月,邓小岚带着原《晋察冀日报》部分老同志集资的一万多元,为“马兰惨案”牺牲的19位乡亲修一座纪念碑。纪念碑前,邓小岚想领着马兰村的孩子们唱首歌,他们怯生生地摇头,只有几个孩子会唱国歌,却都跑调。
这次经历深深地刺痛了邓小岚。
“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邓小岚很着急。已逾花甲之年的她不顾年迈,开始不停奔波于北京、马兰村之间,翻盖校舍、筹措乐器、排练歌曲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马兰小乐队成立。2008年10月,邓小岚带领“马兰小乐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观众就是当年在马兰村战斗过的晋察冀日报社的老同志们。看到马兰村后人表演的精彩节目,老人们深感欣慰。
跨越70余光阴后,邓小岚带着父亲邓拓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的孩子们,一次次走出了深山,足迹延伸到北京、浙江等地,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更大的舞台。
“通过马兰小乐队之旅,我第一次离开大山、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太多的人生‘第一次’,在我心里悄悄地种下了一颗向往外面世界的种子。听邓老师说,她的父亲邓拓先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我就报考了河南大学。”马兰小乐队第一批成员、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李振涛对邓小岚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去冬奥啦!”2022年1月3日,前往北京集训的大巴车上,孩子们兴奋不已,一路歌声悠扬。尽管冒着零下近10℃的严寒,邓小岚内心却充满着如沐阳光般的温暖。
阜平地处太行山深处。贫困,如一根藤蔓,绊住了乡亲们奔向幸福的双脚。
国家是最可靠的“大树”。2012年12月底,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从阜平发出,马兰的脱贫致富梦一步步变成现实。带头修路种树、挖掘红色文化和文旅潜力……在邓小岚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马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年10月,马兰村正式脱贫摘帽。绿水青山焕新颜,邓小岚的“梦”再升级。
“一路走来,邓老师很不容易。开幕式排练中,邓老师始终陪伴着孩子们,每次至少12个小时。她还带我们去了她精心打造的‘音乐城堡’‘月亮舞台’。如今,马兰音乐节已举办了四届,她说还要接着办下去。邓老师很好地传承了河大‘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马兰花合唱团指挥老师、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马孟楠想给邓小岚一个大大的拥抱。
“建校109年来,河南大学积淀了丰厚的红色基因,涌现了邓拓等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留下了无数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永存于河大师生的心中。”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