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月饼消费提示 月饼挂“保健品”头衔属虚假宣传

28.09.2015  11:06

  (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秋前夕,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通报十四批次月饼不合格情况,并发布中秋月饼食品安全监管与消费提示,中国消费者协会也于中秋前夕发布月饼消费提示。

  中秋节前夕,微信朋友圈中的“私房手工月饼”悄然流行,打着“纯手工无添加”、“个性设计私人定制”的旗号,价位并不低,每个月饼的叫价从几元到五六十元不等,有网友表示,都是朋友在卖,质量和价格都比较放心。这类手工月饼都将无添加、货真价实作为月饼的最大卖点,有些卖家还将自己制作月饼的用料、制作过程拍成照片发在网上,还有的卖家将月饼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制作成小视频,给顾客吃“定心丸”。

  然而,这些月饼包装上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生产许可以及食品标签,属于典型的“五无”问题食品,而朋友圈和所谓熟人情面也让追责变得更加困难。有月饼销售业内人士提醒,卖家毕竟不是正规的商家,购买时要看清楚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注意包装有没有残破,里面有没有发霉;微信上注意保存和卖家的聊天记录、还有支付凭证、快递单、商品包装等等,最好还是向卖家要发票作为买卖凭证。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建议大家在反对过度包装的同时,也要远离“三无月饼”,要认准正规厂商。同时建议消费者网购月饼需格外谨慎,防止过期变质等问题。另一类打着“保健”旗号的月饼也在多地热销。这些月饼号称加入了西洋参、螺旋藻、虫草等,价格也普遍比传统月饼高出不少。通常只要有人参、鱼翅和鲍鱼的月饼价格都在300元以上。有网友觉得成分健康,送老人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人认为月饼小小一块,对身体有益的食材也放不进多少,算不上“养生”。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指出,月饼类保健食品属虚假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禁止生产企业在月饼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药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的物品、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各地对于此类“保健”月饼也开展查处工作。

  镇江市食药监管局工作人员张辰披露,很多普通的食品的宣传人员会违规向百姓推销,信口开河,随便乱说,“恨不得什么东西都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保健食品国家有定义,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任何一款月饼通过了国家审批。在检查中如果看到这种产品,会直接撤柜,然后回去核对。违规宣传、虚假宣传,都触犯了国家有关规定,要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