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滑
中国7月进出口贸易数据表现再度低迷,其中出口额同比重挫8.3%,为近4个月以来新低。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同比下降8.9%;进口9302亿元,同比下降8.6%。
进出口数据双双下滑,不仅反映了出口这驾马车仍然难以对经济产生有效的拉动和稳定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当前稳外贸的任务艰巨。
内外需疲弱格局未变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表示,7月份出口出现同比下跌,主要是受今年以来外需改善乏力、人民币升值及去年同期月度基数偏高的原因。当前,内外需疲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外贸稳增长仍需加码。
此前,6月份出口月度增速“由负转正”、进口降幅也有所收窄。然而7月份出口重现“负增长”,进口降幅比6月扩大了近两个百分点。出口数据由负转正仅仅一个月就回到了负通道,说明全球经济仍处于不太乐观的状态,美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的经济复苏,并没有改变经济整体疲软的格局,出口仍然要在疲软的状态下运行,特别是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需求状况很不理想,对出口的影响极大。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中国对主要发达地区出口在7月均显著下滑,对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跌幅更超10个百分点,即便对东盟出口也仅同比微增1.4%,远逊于前期两位数的增长。
我国加快原油储备
进口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仍是进口持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进口量较大的能源、资源产品普遍呈量增价跌态势,拉低了进口的总体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7月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大增29%,创历史新高。同期国际油价下跌超18%。可以看出,我国正在趁国际油价走低进一步加快原油储备。
7月为中国原油进口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增加。6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大涨27%,达2949万吨。整体来看,今年前7个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增幅达到10.4%。
在李慧勇看来,内需疲软背景下,中国进口已连续9个月同比负增长,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不仅进一步拖累进口金额,更造成国内工业领域的通缩问题。
此外,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有所削弱,导致部分产品出口明显下降。今年前7个月,服装、纺织品、鞋类三大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分别下降了6.4%、1.7%、1.9%。受劳动力、环保及汇率成本升高的影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明显。
稳外贸仍需政策支持
出口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一数据与此前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样在三季度开局不利,展望后市,7月份我国出口先导指数为34.1,已连续5个月下滑,表明今年三季度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汇丰银行的中国经济专家屈宏斌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需求状况仍然险恶,因此此后经济增长更多要依赖内需,这意味着政府会在下半年剩余时间内祭出更多能够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宽松政策措施。
在此前发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出现了暂时企稳的迹象之后,7月份已经发布的各项数据却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经济企稳基础依然薄弱。7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在新订单表现疲软的拖累下,中国制造业活动水平录得了两年以来最大的下滑。
李慧勇认为,从中国主要出口地区制造业PMI看,美国、中国香港等仍在底部徘徊,欧洲、日本经济近期虽维持良好复苏势头,但扩张力度依然偏弱,其复苏基础稳固,预计年内中国出口继续承压并维持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