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0月平顶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27.11.2014  17:12

1-10月,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加快转型这条主线,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整体良好,但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受持续干旱影响,秋粮大幅减产。 初步统计全市秋粮产量为46.1万吨,比上年下降41.5%;单产为197.8公斤,比上年下降39.2%。全年粮食总产预计125.6万吨,比上年减产30.2万吨,下降19.4%。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5.8亿元,增长3%,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

二、规上工业生产增速创新高。 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增幅比9月份(10.2%)提升3.6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新高,比今年最低的8月份(2.6%)提升11.2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第4位。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增速提升至10.4%,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16位,比上月前进2个位次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提速明显。 10月份,全市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市增速0.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9.4%,低于全市增速4.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贡献突出。 10月份,全市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6.4%,高于全市增速2.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6.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则分别下降8.5%、 30.8%、 17.3%。 分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增速提升幅度较大。 10月份,全市小微型企业同比增长23.5%,高于全市增速9.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速10.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拉动明显,煤炭、钢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继续保持正增长,但电力、炼焦、化工行业增速仍持续下滑。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8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负增长,一半行业增速比9月份有所回升。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82.1%,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7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6%,煤炭采选业增长16.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9.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6%,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炼焦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则分别下降21.1%、 35.7%、 9.7%。

从支撑因素看,工业用电量有所回升,但工业税收继续下滑。10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0.4%,比上月回升7.8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税收下降23.5%,比上月下滑9.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工业税收下降27.5%,比上月下滑14.7个百分点,地税工业税收下降14.3%,比上月提升3.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0.4亿元,同比增长1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但与年初相比投资的回升势头比较明显,与全省差距逐步缩小。

新开工项目增多,在建项目投资规模增速提升。1-10月份,全市在建投资项目1025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5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个。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为193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为7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10月,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4.7亿元,增长43.8%,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75.4亿元,增长13.2%,占全市投资比重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0.2亿元,增长19.6%,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据投资的主导地位。1-10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完成768.7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81.7%。从行业分布来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个行业。

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步伐加快。1-10月份,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个数为29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为21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9个;新开工项目个数为16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6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高于全市投资平均速度2个百分点。区内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38.4亿元,同比增长24.3%;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29%。

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3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全省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其中,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亿元,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居全省第8位。主要特点有:

一是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1-10月,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0.0亿元,同比增长12.6%;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3亿元,增长14.3%。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市场1.7个百分点,二是批发零售业主导市场,住宿餐饮业逐渐回暖。1-10月,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9.7亿元,同比增长1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0%。住宿餐饮业整体出现回暖趋势。1-10月,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6亿元,同比增长11.0%。三是吃、穿、用等必需品零售整体保持平稳增长。1-10月,限额以上单位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1%、21.6%和13.9%。

五、财政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财政收入略有回升,据财政局统计,1-10月,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9.3亿元(不含汝州),同比增长14.5%,支出227.0亿元,增长15.5%。其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7亿元,增长10.6%,比1-9月回升0.6个百分点。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7.1亿元,同比增长10.2%。

金融运行平稳,主要金融指标稳定增长。据统计,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83.5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95.1亿元,同比增长7.4% 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17.3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03.2亿元,增长25.9%,中长期贷款余额466.2亿元,同比仅增长3.6%。

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温和上涨。 10月份,受翘尾因素减弱、食品价格涨幅持续收窄等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与上月持平。1-10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0%。分类看:食品类价格涨幅收窄,当月同比上涨2.9%,低于1-9月平均3.2%的涨幅,环比下跌0.7%。衣着类价格小幅上涨,同比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继续下行,同比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同比上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