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1-6月份规模工业运行情况简析

04.08.2015  09:58

在尉氏县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正确引导下,尉氏县2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工业运行依然健康有序,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稳中有升,全县规模工业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工业增加值总量及增速均居全市首位。

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工业增加值情况:6月份,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扣除价格因素)13.05亿元,同比增长11.9%,较全市(10.0%)高出1.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2.2%。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6.55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全市(10.1%)1.8个百分点,在全市县区中名列榜首,在全省158个县区中排名48。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2.67亿元,同比增长11.8%。六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工、金属材料共完成总产值255.90亿元,同比增长9.8%;累计完成增加值54.79亿元,占全县比重为82.3%,同比增长7.7%。

(二)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4.21亿元,同比增长12.1%,重工业累计完成32.33亿元,同比增长11.7%,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加强。

(三)大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

全县的107家大中型企业1-6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22.9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68.2%,同比增长8.6%。14家大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091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4.2%,同比增长7.0%;93家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9103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43.7%,同比增长10.7%;169家小型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351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32.1%,同比增长17.9%。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当月用电量8808万度,同比增长37.5%;累计用电量42746万度,增长17.7%,在全市排名第二,高于全市(1.8%)15.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25.9%)下降8.2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政策改革影响,企业负担增加

受税制改革影响,税收负担增加。农用产品、皮革、棉纺等行业税种由原来的销项税(17%)抵扣进项税(13%)改为抵扣17%进项税,使得工业税收大幅下降。有色金属冶炼退税比例较以前降低,税收负担增加,造成该行业经济形势下滑。

橡胶行业作为本县支柱行业因环境影响,国家对此做了调结构政策,受经济危机影响,整体行业业绩下滑,用工人员减少,生产量较去年大幅减少。

(二)企业成本增加,资金紧张,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

有色金属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利润大幅降低,但是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丝毫未减。企业贷款、融资困难,为维持企业生存,多方筹措资金,依靠民间借贷维持使企业负担更重。

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成本增加,重点行业开工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企业库存量大,新增动力偏少,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层次偏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三、关于下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强化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具有良好的带动、辐射作用,在地方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突出重点,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体现国家发展战略、促进结构调整尤为重要的产业增大支持力度。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新项目新企业入库,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

(二)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向理性经营转变,重点以“稳中求进、强化管理、提升效益”的工作指导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主线,以利润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加大重要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还要围绕新产品和技术创新为依托,同时向新的产业方面稳步发展,使企业跨行业经营,摆脱单一行业低迷而整个企业无法运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