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1-11月,南阳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7.5%,分别比1-8月、1-5月、1-2月回落0.9、3.4、5.3个百分点,但降幅已明显收窄,发展状况趋于稳定;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1.6亿元,同比下降50.2%,比上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资产总计195.2亿元,增长20.4%,比上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14.2亿元,增长35.8%,比上季度回落9.0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15.0亿元,增长12.8%,比上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2.4亿元,增长284.3%。
一、分行业运行特点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道路运输业:1-11月南阳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3.0%,比上季度提高11.0个百分点,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0.5亿元,下降70.2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1.0亿元,同比增长79.2%,实现营业利润0.9亿元,增长201.3%,应付职工薪酬4.8亿元,增长33.1%,比上季度回落11.7个百分点。出现数据波动的原因主要是道路运输业于2013年8月1日起实行“营改增”,营业税下降和增值税上升在情理之中。但也出现了新特点:一是税收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是企业税负相应减轻,即不再重复征税,尤其是公共交通公司和营业额较大的物流企业,税负比以前明显改善;三是营改增之后,自开票纳税人(具有自开票权力的物流公司)受到的冲击较大,营改增之前其享有3%的税率优惠,承揽的本地和外地运输业务量很大,但营改增后,税率为11%,已经没有吸引外地运输业务的优势,所以业务量出现了一定的萎缩。
2、仓储业:1-11月,南阳规上仓储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季度回落23.7个百分点,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173.4万元,下降25.1%,比上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1503.9万元,下降22.0%,应交增值税108.0万元,增长92.5%,比上季度提高60.5个百分点,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应交增值税增加,主要受“营改增”影响。仓储业有如下特点:隶属国家或地方的仓储企业,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储备粮食、肉类等货物,调节市场供给,以保持市场和物价稳定,所以受政策影响较大。
3、电信业:1-11月,南阳规上电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比1-5月回落7.7个百分点,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0.7亿元,下降41.6%,应交增值税1.2亿元,增幅大幅提高,实现营业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季度回落5.0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2.7亿元,微降0.6%。电信业运营状况逐步走低,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电信市场经过近几年高速增长之后,已经趋于饱和;二是受“营改增”影响。南阳5家电信企业营业收入占总体的34.8%,营业利润占总体的72.5%,强力带动了南阳服务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服务业规模普遍较小,从资产规模看,在南阳市20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资产总计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6家,占总数的37.3%;资产上亿元的企业有26家,占总数的12.7%,超10亿的仅有4家。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对南阳市服务业支撑作用不强,严重制约着服务业的科学跨越发展。
2、行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机构亟待转型升级。南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道路运输业共有56家,占总体的27.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共有50家,占总体的24.5%,而其他行业的企业数量偏少,尤其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数量偏少,未能成为南阳市服务业大力发展的生力军。
三、加快发展南阳市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服务业发展载体。根据南阳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以及产业规划,立足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功能区,使这些功能区互联互动、协调发展。例如南阳中心商务区、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数字化主题娱乐园区、区域性会议博览中心、水处理环保创新产业园等服务业发展载体都是在各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的。
2、依托南阳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慢生活、幸福城”为理念,以“乐活”为主题,把南阳打造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豫西南重要的旅游中心地、门户集散地。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南阳跻身全省旅游经济强市行列。
3、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在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新突破,跻身国内外领先水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积极推进科技研发展示交易中心、创业中心、新材料研发服务平台、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粮油国家检测中心、特种车辆质检中心、水环保技术研发中心、机械工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生命科学园、宛东药业科研基地、顺天生物科技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4、加速服务业人才培育,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业人才,确保服务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吸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管理、科研技术人才。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本地服务企业联合办学,多渠道地进行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