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份濮阳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3.06.2014  13:01

1-5月份,濮阳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5.65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比1-2月份高1.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运行态势逐月向好。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上年,但运行情况总体平稳,运行态势逐月向好。1—5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比上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但各月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月份最低增速为11.7%,最高增速为12.8%;累计增速由1—2月份的11.7%回升至12.8%,回升1.1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5月份累计增速依次为11.7%、12.4%、12.5%、12.8%。

(二)城乡市场同步发展,乡村市场快于城镇。 1 -5月份,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2.06亿元,同比增长1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59亿元,同比增长13.7%。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1.2个百分点。

(三)多类消费品较快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零售情况看,1—5月份,化妆品类增长25.5%;中西药品类增长23.7%;家具类增长23.0%;煤炭及制品类增长21.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2%;汽车类增长19.0%。

(四)餐饮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受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回归理性的影响,2013年,全市餐饮业尤其是高档餐饮业的经营情况大幅滑坡,但随着餐饮经营者经营理念的转换,今年1—5月份,全市餐饮业经营情况在上年同期大幅滑坡的基础上出现好转。从上报的餐饮业数据看,1—5月份,限额以上法人餐饮企业实现餐费收入2316.3万元,增长2.2%,同比提高18.0个百分点。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规模企业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濮阳市的商贸企业多为规模较小的传统企业,规模大、效益好、档次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商贸企业相对较少,小规模企业和个体户仍占市场主体,品牌消费、辐射影响、集聚效应还没有形成,消费增长主要依赖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餐饮消费服务,消费品市场发展后劲整体不足。1-5月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20亿元,同比增长15.4%,贡献率仅为48.6%,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仅为41.2%。

(二)城区拆迁改造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加大了对城区拆迁改造和道路整修的力度,为下一步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部分市场的拆除,使一些限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关门停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阶段消费品市场的发展。1-5月份,限额以下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14.5%,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7.0%;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85.91亿元,增长10.6%,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三)农村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商业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市场网点数量不足且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农村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一)引进、做大做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吸引一批上规模、有影响的大型企业扎根我市;另一方面培育壮大现有商贸骨干企业,为繁荣市场、保障群众需求提供保障。

(二)加快城区商贸建设项目改造进度。城市消费仍是全市拉动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城区商贸新建和改造项目,尽早发挥作用。

(三)培育规范乡村市场,发挥农村消费潜力。一要引导流通企业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社区零售场所和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转环节,降低成本、方便群众,扩大消费。二要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提高预测预警能力,积极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合理引导消费者心理预期。同时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