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聚焦定向减税
用定向减税来推动创业创新
这或是中国近几年来力度最大的定向减税,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推出,更加五味杂陈。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确定,从2016年1月1日起,一是放宽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和费用范围。除规定不宜适用加计扣除的活动和行业外,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均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在原有基础上,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试制产品检验费、专家咨询费及合作或委托研发发生的费用等可按规定纳入加计扣除。二是允许企业追溯过去3年应扣未扣的研发费用予以加计扣除。三是简化审核,对加计扣除实行事后备案管理。对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实行归并核算。
会议决定,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一是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该创投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居民企业转让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享受500万元以内部分免征、超过500万元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二是从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和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股东和技术人员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看到这里,许多做创业投资的合伙人基金就可以会心一笑了。
投资额度的70%可以抵扣所得税额哦,这个减税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走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之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加计扣除政策是有很强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推动创业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
经济寒冬不减创业热度
九鼎德胜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博士认为,在经济压力下行之下,国务院这些政策的实施颇具示范意义。这是为了“放水养鱼”,释放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此次出台的两项促进创新创业、直接有效推动结构调整的措施是一系列“组合拳”中的一部分。这既是为了“利当前”,保持当前经济平稳增长,也是为了“惠长远”,推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本届政府已经多次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河南省一位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减税486亿元。从10月1日起,进一步扩大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范围;将增值税和营业税免税优惠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7年底,这两项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减税规模预计超过1000亿元。
事实上,国家近期对小微企业和双创的支持远不止于减税。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税政策,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财政奖补、创投基金、政府采购等政策手段,形成了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有力度的政策优惠,小微企业的感受如何?
一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会计对记者说,由于公司小,需要缴纳的税项并不多,但是“要是能报税手续简单一点,让人少跑几趟就好了”。
而另一位做生鲜快递的创业者则说:“不仅是税收少了点,感觉整体环境都好了很多。虽然现在是经济寒冬,但我们这些创业者,还是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