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森氏:被称为“拥有亚洲的家族”
漫步在东京、大阪的著名商务区,不难发现许多写字楼上标着“MT”或“森大厦”的字样,他们的经营者便是日本森氏家族。以父亲森泰吉郎创造的森大厦集团为基础,兄弟俩森稔和森章在全球拥有共300多座建筑,曾被《时代》杂志称为“拥有亚洲的家族”。更让人惊叹的是,森泰吉郎去世后,两兄弟因理念不合早早分家,却都在业界创造了辉煌。
森泰吉郎,190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59年成立森大厦集团,曾是世界首富,1993年病逝。
父亲森泰吉郎,曾是世界首富
1904年,森泰吉郎出生在东京,家中世代做大米生意十分殷实,从小体弱多病的他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长大。年轻时,森泰吉郎最爱读日本小说家、思想家贺川丰彦的小说《越过死亡线》。书中,贺川救济贫民窟的经历深深震撼了森泰吉郎,他第一次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富人身份感到羞愧,开始思考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
森大厦集团开发的六本木新城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森泰吉郎家化为废墟。眼见着自家和周围的木结构住宅都被地震引发的火灾烧毁,附近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楼却安然无恙,森泰吉郎便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建造抗灾能力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从旧制东京商科大学(现一桥大学)毕业后,他辗转于关东学院大学、大仓高等商业学校(现东京经济大学)、京都高等蚕丝学校(现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教书,心中建造大楼的梦想却从未忘记。二战后,东京地价暴跌,森泰吉郎敏锐地意识到时机来了。于是,他在从小居住的虎门和霞关一带大片购入土地,开始从事房地产业,而这一片也正是距各政府部门非常近的“宝地”。
开始时,森泰吉郎并没把房地产当作主业,但随着事业的壮大,他已无法兼顾。1959年,森泰吉郎辞去教授工作,成立了森大厦集团。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时代,更是房地产业腾飞的时代,在儿子森稔和森章的协助下,森大厦集团稳步扩张,家族财富也越滚越大。据传,森泰吉郎的资产总额最高时曾达到一兆日元,在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成为世界首富。
生活中,森泰吉郎为人严肃,被朋友称为“完全没意思的人”,因为他不抽烟不喝酒,也很少参加公司的应酬,更别提在宴会上发言或唱歌。有一次实在逼不得已,他就用德语唱了一首舒伯特的歌曲。借用三井不动产会长江户英雄的话说:“你怎么也没法把这么一个人,跟地产公司社长的身份对应起来。”平时只要聊天,他最常蹦出口的话语,全都是中国《论语》中的经典段落。《论语》是他一生最爱的书,他曾说:“如果你问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不是一句话,而是《论语》整部书。”他还特意从《论语·乡党篇》中总结出了“礼仪作法、秩序规律、责任意识”三点,作为公司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3项重点思想课程。此外,因为青年时代已经接受教会洗礼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即使后来富可敌国,森泰吉郎的生活也始终十分朴素、低调。
1993年1月30日,森泰吉郎心力衰竭而死,享年89岁,按其遗训,捐出遗产中约30亿日元,偿还债务后仍有约39亿日元遗产留给儿女们。森泰吉郎一生育有三男一女,都在不同方面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大儿子和小女儿都成为了日本著名大学的教授,而二儿子森稔和三儿子森章则继续企业经营。
次子森稔,想造就维持百年的建筑
虽然一直以来森泰吉郎担任森大厦集团的社长,但业内都知道,集团巅峰的真正开创者,是他的二儿子森稔。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森稔(Minoru Mori)在环球金融中心的水晶模型前
森稔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系,年轻时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那时他痴迷于法国哲学,酷爱写小说,对建筑却是外行。在接触家族生意后,他逐渐对地产行业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建筑相关知识。1955年父亲创业时,还在读书的森稔便开始揣着“事业部长”的名片,为公司业务奔走。
森稔心中有一座“理想之城”:“东京一度是按功能划分区域,工作地段就是工作地段,住宅就是住宅,导致住宅舒适度和城市基建都跟不上。我的理想是共建街区:高楼层,日照充足,办公、购物、居住、娱乐都在一起。我的楼群里还必须有自然——庭院里有流水潺潺,春天百花盛开,秋天要有落叶飘落……”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森稔帮助父亲建成了六本木新城。项目从1986年启动,到2003年才完工,耗资40亿美元,拥有54层高的写字楼、电影院、精致的日式庭院、博物馆、幼儿园等。在落成仪式上,森稔泣不成声:“真的是久等了。交付住宅钥匙时,不少人胸前抱着家人的牌位,他们没能等到房屋完成。17年的岁月如此沉重,咚咚地敲打在我的心上。”如今,每年到六本木新城参观的游客比去东京迪士尼乐园的还多,它被称为“战后日本最具野心的建筑物”,代表了日本街区改建的最高水平。
森稔1994年投资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同样经历了波折。1993年,森稔来到上海,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启正接待了他。当时的浦东新区刚成立不久,仍是一片荒芜之地。赵启正在《浦东奇迹》一书中描绘:每逢暴雨,浦东就会“水漫金山”。据赵启正回忆,那次会面他和森稔谈了将近两个小时。“我告诉他,我们希望在新区中心修建 3 座商业大厦。我们建第一座,另外两座还没决定谁来建。森稔先生立即回答,‘让我来建第二座’。”
日本业内不少人认为森稔此次投资十分鲁莽,“他以为在创作小说呢?”工程建设中,相继遭遇了金融危机、“9·11”事件、非典,一度停工。但森稔始终满怀信心:“上海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东京快5倍以上。”2008年,总投资达83亿元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竣工,是当时中国大陆第一高楼,被美国“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委员会”评为当年最佳高层建筑。
森稔是个随和有趣的人。有次采访中,记者误把森稔提出的“垂直庭院城市”说成了“垂直绿化城市”,森稔听了反倒乐起来:“你这个说法还更容易理解些,以后我也这么说好了!”他热爱高楼却不只追求“高”:“一开始,楼盖得越高越自豪,但盖了几十栋后,我觉得该为社会发展做点什么,我想造就能维持百年以上的建筑物。”
2012年,森稔去世,享年77岁。他一生在全球兴建了近150栋摩天大楼。森稔曾总结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因为几次超长期的开发工程都曾让公司背负巨额债务,只有在那个“土地神话”的时代才可能存续。“我很快乐,因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各种事。”
三子森章,更有商人味
森章比森稔小两岁,从小志在金融。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他进入安田信托银行(现为瑞穗信托银行)工作,负责过房地产投资项目,那时就经常为父亲投资出谋划策。1972年,在父亲的要求下,森章放弃了银行家的志向,来到集团主管财务和投资项目。
森章,193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99年从家族分出,掌管森托拉斯集团,曾为日本首富
上世纪后期,日本为了刺激经济,让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业,导致国内房地产价格飙升。对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关系十分敏感的森章意识到,日本房地产业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泡沫,便建议集团停止购买任何土地和建筑物,将投资重点放在已有项目的再开发上。在采纳了森章的建议后,森大厦集团成了当时唯一没有购入土地的房地产公司。在泡沫经济期间,企业不仅基本没有遭受损失,反而发展壮大,迅速成为日本房地产业三巨头之一。
相对于有艺术气质的二哥,森章更有商人的味道。他严谨、务实,像个精明的金融分析家,致力于打造一个高价值的公司。对于哥哥经常负债投资高风险项目的做法,森章并不认同,“他喜欢大项目,总把油门一踩到底。而我则会尽量估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森稔则评价弟弟:“相对于创建一个美好的城市,他对建立一个估价高的公司更有兴趣。”
森泰吉郎去世后,森大厦集团召开业务会议,时任社长森稔正兴致勃勃地主张推进开发时,时任集团董事的森章说:“你不了解现在的行情吗?为什么还要购买土地?”之后两人半天没说话,会议一度陷入僵局。道不同不相为谋,1999年兄弟俩正式分家,森氏家族企业一分为二,森稔管理森大厦集团,森章则管理森托拉斯集团。“一艘船只能有一个船长。”森章说。
如果说森稔的目标是建造“作品”,那森章则更专注“事业”。森稔致力于街区开发,社会意义巨大,但同时也有局限:这样豪华的亭舍,入住率并不乐观。相比之下,森章更青睐稳健的项目,并在投资领域不断创新。他率先提出了不动产证券化思路,组建了日本第一只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与2008年,森章连续两年登上《福布斯》日本富豪榜首位,如今在全球拥有200多处建筑。喜欢中国儒家文化的他,十分推崇员工的作用:“一个企业家,应该成为使用专家的专家,要提供一个让全体员工发挥才干的环境。”
尽管早早分家,但两兄弟的关系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势同水火。森稔说:“我们关系并不坏,但由于我们理念的差异如此巨大,外界容易误解我们关系不好。”森章也说:“我们是一家人,但我们是两个不同的公司。”在接班问题上,两人倒是空前一致。只有两个女儿的森稔安排了女婿在集团工作,森章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在他的公司工作,但二人都不希望集团被贴上家族企业的标签,正如森稔说的:“无论好的管理来自何处,我都欢迎。”而森章则表示:“如果孩子们能各自独立,开创自己的公司也很好。”
森稔病逝后,日本媒体曾评论说:“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改变了,一个时代还在继续。”这恐怕是这个家族最好的注脚。
责任编辑:李佩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