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籍科学家施一公发布生物科学领域重大成果 有望获诺奖

24.08.2015  11:49
施一公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施一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施一公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 施一公的实验室 施一公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

  □特派记者 王磊 文图

  核心提示|一项被业内专家称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昨天上午10时在清华大学正式发布。

  昨天,大河报作为省内唯一受邀参会媒体,见证了“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成果”的发布。施一公教授对大河报记者说,“这项成果的重要性超过我过去25年科学研究总和”。很多网友关注这个成果能否得到诺贝尔奖,施一公说,在一线研究,不可能以得诺贝尔奖作为目标。科学评价,由第三方进行、由历史见证。媒体太关注诺贝尔奖了,可以淡化一下,因为基础研究中很多问题还没解决。

   世上首次“重要性超过我过去25年科研总和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周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清华大学网站发出这个消息后,新闻中心的媒体接待工作人员电话被打爆了。”昨天上午10时,在清华园主楼接待厅内,清华大学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主任张佐教授说。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施一公说,第一篇文章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第二篇文章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