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创新 音视频产业链日趋完善
随着音视频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持续迭代、升级,多品类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音视频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迈上新的台阶,在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内容数字化等方面取得很大突破。这是中国工业报记者从11月3日举办的2015第十一届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上得出的结论。 创新驱动 品质至上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处长周海燕说,落实 “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寻求产品创意、创新和技术整合的规律和趋势,创造新的应用点,是音视频行业面临的基本难题和任务。周海燕强调,鼓励自主创新,以技术升级来提升用户的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各类音视频智能终端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不断创新,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决定产品的关键因素,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在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的含金量,进而促进技术的不断升级。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认为,创新是促使音视频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不懈动力。 “品质”关乎音视频行业的良性发展,涵盖产品、技术、服务、应用、生态和产业发展等各领域和全过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追求的发展一定是 “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在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之间,应旗帜鲜明地把品质作为 “第一性”追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讲中表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在产品创新方面,TCL多媒体副总裁、战略与产品中心总经理李昕表示,为了更好地攻克量子点技术在曲面屏幕上的落地难题,TCL为曲面电视量身打造了量子点增强膜,将业界领先色域与最佳曲率进行完美结合,一举实现更佳的成像画质,带来110%NTSC色域覆盖率,这也是行业打通量子点与曲面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海信ULED技术规划师和项目总负责人曹建伟表示,海信独有的多分区动态背光控制技术,在动态对比度、白场亮度、黑场亮度等关键画质指标方面都超越了市场上价格高企的OLED电视。三星智能电视不仅推出了全新的Tizen系统,在曲面技术、大屏设计等方面同样做出突破、创新。创维基于对家庭用户的研究和云端数据的支持,结合其线上线下优势,打造互联网品牌酷开以完善对产品服务、应用以及整个生态的战略布局。康佳首推 “真彩”电视,以 “量子点+真彩引擎”技术实现了120%的高色域还原,引导了从LCD、LED、量子点电视再到真彩电视的第三次跨越,这是彩电产品革命性的突破。利亚德则采用小间距LED无缝拼接显示技术,定制化产品可以做更大尺寸的显示和应用,解决了LCD电视在尺寸方面的瓶颈。 打造互联互通智能生态系统 随着 “互联网+”快速发展,产业互联正在逐步形成,音视频产业生态已经发生重大变革。TCL与爱奇艺、康佳与腾讯、长虹与优酷纷纷缔结联盟,海尔已携手小米、魅族培育智能家居生态链。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认为,在人、机、物、信的深层融合下,音视频企业在加快线上渠道建设、推出电商定制产品等举措顺势而为的同时,积极与互联网企业竞合,着力进行企业自身组织体系、运营模式的重构,进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打通不同智能硬件设备间的联接壁垒,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 “音视频智能生态系统”,将推动音视频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转型,促进产业链更加完善。 乐视EUITV总设计师黄滔在演讲中表示,生态电视是一套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产业价值链重构所打造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平台、内容、硬件、软件、应用、运营、定价、销售是生态电视的标准。在乐视,生态云平台、生态电商平台、生态广告平台、生态大数据平台是构建生态电视的强大支撑。 快投电视通过H5技术与电视厂家合作,建立了内容封装、发行、运行、运维的完整解决方案,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评价。上海视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家鑫表示,快投电视开发和改造了大量H5电视游戏和电视轻应用,已经建立了H5内容封装、发行、运行、运维的完整解决方案。 规范出台促产业良性发展 在本届AVF论坛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还发布了《量子点技术电视接收机色彩性能评价规范》和 《电视终端的音视频内容过滤系统规范》。 为了促进量子点技术电视的不断发展,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效率,规范行业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TCL、三星等企业共同制定了 《量子点技术电视接收机色彩性能评价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量子点技术电视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测量条件、测试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提供了量子点技术电视接收机的性能要求,推广量子点技术在我国电视行业的应用,促进我国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表示,在互联网+、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智能电视业务发展迅速,为电视终端带来极丰富的音视频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音视频内容版权保护的问题。《电视终端的音视频内容过滤系统规范》规定了内容防火墙模块、许可信息模块、盗版信息模块、播放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实、儿童保护模式、过滤系统软件架构构建等技术规范。不仅可以规范智能电视等相关产品,为行业的相关厂商和机构提供技术指导,还将防止出现版权纠纷,净化电视信息内容,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电视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