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新经济: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新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和高频词。在人们普遍探讨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如何更好地融入新经济的同时,“市场之手”的引擎作用不可忽略。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关乎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的成败。
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跃进”的30余年里,发展模式呈现出高增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追求GDP增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在这种“大干快上”、以投资作为主要驱动力的旧有模式下,政府多起主导作用,取代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政府对于经济干预力度相对较大,所掌握的行政审批权往往会成为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滞碍,也逐渐演变成部分人寻租获益的“不透明工具”。
然而,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我国经济目前正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旧有的发展模式不可为继。相应地,市场的驱动作用亟需得到进一步激发,并以其作为主导力量,发掘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新动力和新希望。
从激发市场活力来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将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新源泉,使整个经济肌体充满生机。据统计,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去年3至11月份,市场主体增加了1005万,简政放权、放开准入极大地调动了数千万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的热情。可以想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打破创业创新的枷锁,我国9亿多劳动力所孕育的创业创新的热情将会继续迸发,而这正是“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
从转方式调结构的长期目标来看,市场机制、市场动力和市场竞争是推动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的组成细胞,只有在市场压力的驱动下,才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从而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发展壮大。近些年来,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正是在以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中,才得以迅速孕育和成长。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7%,快递业务量增长51.9%,在传统行业遇困之时,新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凸显,同时也为更多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来看,归权于市场,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亦是新常态下对政府新角色的重要诉求。要改造传统引擎,构建更为开放自由的新经济,政府定位亟需从“管制型”转换为“服务型”,减少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和垄断,更多的让市场的内生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中优胜劣汰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的同时,市场角色和政府角色必须跟上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冬季达沃斯论坛所言,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形成“双引擎”。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我国构建新经济的“基石”和“护身符”,只有遵循这条基本规律,中国经济才能在“双引擎”的助力下,更加健康平稳地迎接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