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把酥”飞越5000公里来到良品铺子

21.10.2015  10:43

    戈壁沙漠、辽阔而荒芜,民族的纷争和融合,并没有让阿克苏荒芜。维吾尔族人在这近30年时间,用勤劳的双手收获了最甜美的果实。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南疆。

    【最真实的新疆】

    “去趟新疆比出国还远。”9月下旬一早出发,飞乌鲁木齐,再转机阿克苏,折腾了一天才抵达目的地。

    南疆早晚温差28度,沿途气候环境恶劣,尤其是这里极为干燥,湿度只有20%,吸一口气,感觉喝了一口沙。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是有些许不适应。

    阿克苏地区属于南疆,这里70%是维吾尔族人,大街小巷的维吾尔族男人们都带着四楞小花帽,女人们的头上则包裹着各色鲜艳的头巾。异域的面孔和服饰显得别有风情。

    正巧赶上了穆斯林最盛大的节日——古尔邦节,满大街洋溢着过节的气氛。然而,与这和谐画面不同的是,大街上尽是巡逻的武装警察,和随时需要受到安检的不适应。

    沿路的公路两旁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仔细望去,长着一团团的植物,当地人说那是骆驼刺和黄麻。跨过戈壁,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笔直青绿的树。

    “这是白杨树,想看到胡杨,要去沙漠呢,那是这里最顽强的植物。”当地人说。

    实在很难想象出,在这样一片干燥、荒芜、辽阔,民族的融合的土地上,却收获了中国最为甜美的瓜果。而在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有着一片中国最大的核桃林场。

    【不毛之地——中国最大核桃林场

    一颗核桃见证新疆40年蜕变】

    这片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天山南麓托木尔峰脚下的核桃林场,将近有3.2万亩。眼前这片农场,夏秋季节,满目苍翠,花香四溢,果香醉人。

    今年68岁的当地维族老人在核桃林场呆了近40年。40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被洪水冲刷的沟壑纵横交错。

    “那时候包括我,只有十几名工人,一辆马车以及铁锹、坎土曼等原始的生产工具。”吾拉提和几个当地年轻人,努力开垦着。开荒团队越来越庞大,从十几个,到几百个,再到现在的几千人。同时还请来农业专家培育核桃良种,培育出全国闻名的纸皮核桃和薄皮核桃。

    “最初几年苦啊,现在看着这片核桃林场,就像自己孩子一样。”这几天天气格外晴朗,吾拉提笑开了花,“这天气,核桃晒得才好吃呢”。

    【哟呵 核桃打起来咯 】

    秋分过后,正是纸皮核桃收获季。

    打核桃的时节到了,当地维吾尔族青年巴拉提,带着家人来到核桃林里。

    巴拉提听不懂中文,只好请来邮政局会中文的女孩来翻译。她悄声提醒我,可不能当着巴拉提的面,说他们家核桃不好,不然会不高兴的。

    巴拉提敲打着核桃,核桃犹如下雨般落在柔软的泥地上,妹妹古丽和妈妈赶紧拾起。维吾尔族人世代种植核桃,家庭协作,敲打采集核桃。成熟的纸皮核桃,青皮会自然脱落,露出光亮的外壳。

    用天山流淌下的雪水轻微洗净沾染的泥土,便可放在新疆广褒的土地上自然晾晒。核桃被维吾尔族人视作上天的馈赠,清洗的过程会采用天山脚下的冰川融水。

    维吾尔族家庭的小院里铺满了核桃,核桃看天吃饭,天气越是晴朗,巴拉提越是高兴。晒到一定程度,有经验的农人听着壳在地上摩擦的声音,便知是否晒透。再用推子将核桃翻起,这样才能晒得更均匀。

    均匀铺开的核桃将在阳光下充足晾晒168小时,当地人称作“七个太阳”。晒足太阳的纸皮核桃仁喷香酥脆。充分受到阳光恩泽的核桃,里面的核桃仁也格外的香脆可口。

    核桃是上天对维吾尔族人民的馈赠,上好的新疆纸皮核桃,通过物流第一时间运送到门店,3000公里长途跋涉,让五湖四海的吃货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新疆土地上的馈赠。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