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探访新时代河南新名片④丨揭秘“米字家族”

10.10.2018  23:05

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六十多年前,它因铁路而兴,如今,作为中国高铁运行版图上最重要的枢纽,它的米字形身姿独领风骚。

从“四通”到“八达”,米字形高铁建设愈发凸显出郑州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为中原出彩汇聚着强大的发展动能。

在高铁安全运行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或是现身“台前”,或是隐于“幕后”,却都为米字形高铁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期节目,让我们去探访他们,揭秘这个神奇的“米字家族”。

郑州东站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米字形高铁枢纽,日均发送旅客近10万人次,可以说,在车站与旅客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售票员了,郭艳红,正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在高铁上,乘务员的身影最常见,而高铁司机就略显神秘了。今天小薇就带你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我们要采访的这位高铁司机还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

杨震,80后,他儿时的梦想就是能够驾驶“铁龙”驰骋在千里铁道线上。

2016年7月,杨震驾驶“金凤凰”和临线驶来的“蓝海豚”以单列421.9km/h的时速成功交会,创下了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试验的“第一速”,奏响了中国铁路进入高铁时代的最强音。

为了维护动车组的顺畅运行,动车段维修保养车间号称动车4S店,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他们身怀绝技、一专多能,一百余项应急预案了如指掌,朱明磊就是这样一位高速动车组的“贴身卫士”。

米字一天天加速写成,高铁建设者们功不可没。作为高铁老兵,中铁四局郑万高铁河南段二标项目经理范伟在河南工作的十年间亲历了三条重要高铁线的建设,他感触颇深。

有了这个“米”字,河南如同一个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今天,一个用高铁线路写成的“米”字,已清晰浮现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之上。我省的18个省辖市几乎都搭上了“高铁经济”这趟列车,一出“十八城记”正在精彩上演。

这个“米”,带来的不仅是时空和观念的巨变、经济版图的重构,更是新时代的铿锵步伐与发展自信。

“米”字织梦未来,从时间到空间,在交通引擎的拉动下,中原必将在高质量之路上更加出彩。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