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13.01.2016  11:36
        “河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投资潜力巨大,但省财政并不宽裕。推行PPP模式,加大城镇化与公共服务投资的开放度,让社会资本能够进入并赢利,是新常态下河南稳增长的必然选择。”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朱焕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河南省政府继去年出台《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后,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并及时成立了PPP模式推广运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做到统一、规范、透明,河南省积极完善制度体系,搭建了PPP项目的申报、推介、交流和征信平台,指导各地认真做好“五阶段十九个步骤”。

  朱焕然介绍,河南省财政厅把推广运用PPP模式作为适应新常态和政府债务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及时转发财政部PPP项目操作指南、合同指南以及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PPP项目储备、项目评估办法、竞争性磋商文件范本。利用电视报刊、新闻发布会、微信平台等渠道,大力宣传PPP理念、政策,介绍河南省PPP工作开展情况、示范项目成功经验。9月中旬开始,在省财政厅PPP管理中心网站建立了项目库、中介专库、运营商库和金融机构库4个库,实现信息对外公开。

  朱焕然告诉记者,河南省专门设立了PPP开发基金,通过资本支持和技术援助两种形式对全省PPP项目给予支持。一是帮助市县规范PPP项目前期运作。由于PPP模式政策性强、运作周期长、程序较为复杂,各地在项目推进中普遍存在专业力量不强、操作程序不规范、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滞后等问题。对前期费用进行补贴,能够帮助市县聘请专业咨询机构提前介入,规范项目操作流程。二是更好发挥示范项目带动作用。由于PPP模式属新生事物,选择示范项目能帮助市县树立标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对示范项目进行奖励,能够提高市县政府的积极性。三是目前各地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性较高,但由于财力所限,部分适合开展的PPP项目无法启动。开发基金的设立解决了部分市县资金不足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131个推介项目中已寻找到社会资本方的项目35个,总投资709.57亿元。其中,41个列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库的项目已有11个找到社会资本方,总投资241.86亿元。

  朱焕然认为,从实践来看,推动项目的成功应注意五个方面:一是项目选择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可控性,争取做到政府的需求性、项目的可操作性及可控性、后续示范性的统一;二是完善项目操作组织保障,成立相应的决策、组织、实施机构,并且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政府相关部门要转变职能,为PPP项目运作创造条件;三是从项目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方案,需要统筹考虑财政体制、部门职权的调整、行政区域管理、项目运作模式、项目付费方式设计、风险、收益的分担、投融资结构设定等;四是综合考虑各项制度的配套,包括各类费用标准制定、投资机制的明确、事先设定好要点和依据、聘请好的咨询服务机构、预先做好社会资金可能遇到的融资方案落实、项目的手续办理、测算收益时序报表等方面的工作;五是重实质轻形式,对PPP的宣传要重实质操作,减少形式上的渲染,以实际运作为主。

  谈起今后的打算,朱焕然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措施,加力增效,深入推进PPP模式加快推广运用。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抓紧制订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印发物有所值评价指引,制订PPP项目标准化合同范本和分行业合同,进一步规范PPP模式操作。研究完善规范中介机构管理的有效办法,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为PPP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二是加大推介力度。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和省直部门的积极性,认真筛选适合运用PPP模式的项目,采用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持续向社会推介PPP项目,全方位推进PPP模式推广运用。省财政厅将在推介落地项目中,精选一批行业特色明显、运作模式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适时向全省公布,发挥示范效应,引导带动PPP模式加快推进。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研究征集项目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尽快将PPP开发性基金、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加强与财政部的衔接沟通,力争更多PPP项目纳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库。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河南省PPP项目。

  四是加强督促指导。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建立PPP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全省PPP项目进展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定期沟通等方式,加强对市县财政部门的督促指导,切实规范PPP项目操作流程。定期通报项目进展,建立省PPP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避免项目“走偏”和“变异”。

  五是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继续运用专题培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市县及相关部门对PPP模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