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民致富领头雁
彤辉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经过几年发展壮大,现已带动周边300余户乡邻共同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合作社采取流转土地后,再返租给农民,由其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模式经营。目前,已建成通过验证的1000亩有机种植基地、150亩稻鸭共作实验区和40亩稻蟹共作实验区。今年,该合作社被新乡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农民合作社市级标准示范社,是该县15个获此殊荣的合作社之一。
原阳县是农业大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近年来,该县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采取农民自愿方式,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积极鼓励乡土经济能人、种养大户、加工大户等带头成立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拉长产业链条,创出自己的品牌,引导农民向特色林果业、养殖业、园艺业等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方向转移,示范带动更多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增收致富,同时抱团发展增强防范市场风险能力。仅太平镇有影响的各类经营主体,就有近十家。除了彤辉合作社,还有稻蟹共作的原生合作社、稻鳅共作的旺盛合作社、稻鸭共作的黄河稻夫等都在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上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各新型经营主体在把现代科技与规模种养结合收获效益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市外资金。今年该县引进的黄河精华农业项目是集农产品生产、贸易、加工企业,目前该项目种植基地按照每亩地每年14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00多亩。在该项目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正在稻田里拔草的农民贺方超,谈及土地流转的好处,他很有心得“俺家的12亩地全部流转给了黄河精华,每年光土地收入能达到16800元,我在这里管理庄稼每月工资1800元,全年又可收入2万多元,比单纯种地收入高多了!”彤辉、旺盛等合作社还分别与郑州、新乡等农业经营公司合作,引进现代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作,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各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在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为群众依靠土地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为全县群众致富、创业、发展树立了样板,产生了“一社带几户、几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乡(镇)”的示范效应。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1200家,其中市级标准示范社44家,县级标准示范社33家,现有成员2.86万户,带动农户5.8万户,流转土地15600余亩,户均增加收入20%,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