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产业聚起来“月亮”升起来

15.01.2016  16:18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准我市成为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北京中关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江苏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浙江台州(民间投资)、广东佛山(制造业转型)一起成为全国5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面对荣誉,市发改委主任张文慧向记者表示,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我市调研时曾指出,新乡有一些“星星”,但缺“月亮”。这切中肯綮的话语道出,目前,我市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企业数量较多,但是散、乱、小,没有大规模、上规模的企业,缺乏“航空母舰”。就全市而言,还没有一个主导产业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化工、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总量较大,占全市工业比重接近1/4,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仅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4%。产业布局也较为分散,就各县(市)、区而言,集聚区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雷同,产品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工业利润率持续处于全省的第三方阵。       获批综合改革试点,意味着我市有了“尚方宝剑”,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我市产业集聚集群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新乡本土的主导优势产业,让新乡也有属于自己的“月亮”。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很高,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舒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求抓紧组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在和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沟通衔接的基础上,系统编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科学确定拟改革的重点内容,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努力加快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张文慧表示,我市之所以被确定为全国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是因为我市是中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集群不突出,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与此同时,我市在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初见成效,在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素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沿海产业转移处于窗口期,做活存量、做大增量,借机借势、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对我市来说是一条突破之路、发展之路、改革之路、创新之路。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制订了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三年行动计划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全市打造1个~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县(市)、区培育发展一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并委托专业机构高水平编制全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制定了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实施意见,对内盘活存量,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改造升级,2015年完成7家企业兼并重组,正在推进10家企业兼并重组;对外引进增       量,开展“三高五板块”产业集群招商,2015年新签约242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中,产业集群关联项目128个,原阳家具产业园、平原示范区印刷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区中园建设步伐加快,在整体开发、集群引进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找准症结、找准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干的问题。张文慧说,我市将充分发挥“区位、科技、山水”三大优势,实施“产业强市、科技兴市、环境立市”       三大战略,做强“沿黄经济带、大东区、南太行”三大板块,集中全市力量,初步考虑在载体建设、产城互动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和人才支撑、金融支持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建设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加快实施产业发展“4325”工程,即优化提升特色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家居4大支柱产业,重点突破电池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和电子信息3大       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业,力争“十三五”末,7大工业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0亿元,助推新乡工业转型升级,为全省、全国探路子、做示范。       创新、富裕、文明、绿色“四个新乡”是中央、省委的要求,更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市要着力塑造的崭新形象。“产业上规模了,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四个新乡’的目标也就能实现了!”张文慧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