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要用“巧劲”
近日,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法国机械“龙马”巡游表演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共完成了三天八幕的演出,给十余万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表现了法国当代的文化创意实力。
此次进入中国,法国人为何选择了“龙马”这一形象?这主要因为法国人对中国的这次文化传播有精准的研究,了解到中国人喜欢龙,今年是马年,龙马精神又是中国人崇尚的精神,因此设计“龙马”就很容易被中国人理解,走入中国观众的心里。
从这匹别出心裁的“龙马”,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大黄鸭”,再到西班牙巴塞罗市带给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巴塞骑士神马”,国外这些公共装置艺术担当起“文化大使”的角色,既展示本国艺术家的创新理念,又传递了各自城市的文化形象,既有吸引力又具影响力,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对文化“走出去”越来越重视,然而“走出去”效果依然难以得到国外主流社会的认同。无论是“龙马”还是“大黄鸭”,这些文化项目的“主角”是一个单独的装置艺术品,其传播效果却很令人震撼。这样的效果源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大黄鸭”宣扬简单快乐的设计理念;用废旧钢铁零部件拼装成的“神马”,倡导的是“再循环”设计理念;而“龙马”则是法国人赞赏中国的龙马精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走出去”也要使“巧劲”,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产生应有的效果。
使“巧劲”就是要综合多种手段,提高传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中,经常采用演出和图书出版等传统方式,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注重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赋予文化产品栩栩如生的气质和昂扬向上的生命力,用夺人眼球的形象和别具风格的表演,直接与观众互动,拨动观众的情感,直入人们的内心。要打“组合拳”,学会集成,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用艺术的感染力吸引和打动外国观众的心。
要做足功课,研究受众的文化和兴趣。现在,我们“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大多是传统艺术,虽然有历史的厚重感,但缺少现代的时尚感和触动当代人的真实感。要在创意上下足功夫,认真研究当地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础,要找当地人当下的关注点,寻求和当地人沟通的方法,引起当地人的兴趣,让自己的创意能顺利走向一个新的国度。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不能一台晚会“包打天下”,而要知己知彼,根据目标国的情况和条件,精巧创意,找准结合点,引起当地观众的兴趣,从而“出奇制胜”。
要注重投入产出和运营模式,发挥“走出去”的长期效益。“大黄鸭”创造了1.6亿元的旅游门票收入和700万元旅游衍生品销售,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文化活动中,要有政府的支持,但政府要“隐身”在文化企业背后,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企业“走出去”,真正调动起文化企业各个细胞的活跃度。
此外,我们还应明确,文化的展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和硬实力、发展理念相关的。当前国际文化产业中,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异军突起。它们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新兴国家向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出口的文化产品日益增多,南南交易额也大幅上升。因此,我国文化“走出去”也在全球整体布局上要下工夫,细安排,调整结构。
诚然,文化“走出去”离不开宏观环境的建构,它是影响我国文化贸易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文化贸易的大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治法律环境,从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体制、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不断改革上,获得政策红利。要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承载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意、精神观念和价值观,让中国的文化实力匹配中国的经济实力,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