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少喊应景的口号
07.06.2016 22:38
本文来源: 文化厅
进入脱贫攻坚期,有关部门都在加紧制定扶贫方案,文化部门也不例外。可笔者近期在一些地市采访时发现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部分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规划做得多、口号喊得响,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的举措微乎其微,且缺乏亮点,有的地方甚至将文化扶贫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连日常性工作也作为文化扶贫的举措。这些做法让百姓看不出文化部门脱贫助困的诚意。
扶贫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扶贫先扶智,从这一点说,为百姓精神脱贫而制定的文化扶贫方案,事关全局,非常重要。可总有一些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个别领导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出于思维惯性,他们将文化扶贫与以往的舞台精品创作、文化惠民演出、文化产业发展等工作“巧妙结合”。别人问文化扶贫出台了哪些实招,他们就把以前干的工作进行“嫁接”,有领导干部批评这种做法是“准备五个菜,根据需要换菜名”。
做好文化扶贫,理应与各项日常工作结合,但这种结合绝非简单代替,不能玩文字游戏,敷衍了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口号喊得震天响没用,关键在于落实。而做好文化扶贫,文化部门应该创新工作方法,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多一些行得通的方案,少喊一些口号。
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要做到“三多”:多学、多听、多试。多学,是经常学习中央有关做好扶贫工作的政策,吃透文件精神,为开展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多听,是多倾听贫困地区民众的心声,问问他们在文化生活层面还有哪些诉求,做到制定方案时心中有数;多试,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任何工作都是靠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衔接,争取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通过试点积累好经验、好做法。
本文来源: 文化厅
07.06.2016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