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保护:存续濒临消失的非遗

24.11.2014  12:31

在湖北举办的非遗图片展中多次出现两张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的照片:一张是在三峡巍峨的群山中,一群赤膊的纤夫,背着缰绳,屈身拉舟前行;另一张是一位浑身湿透的艄公,喊着号子撑篙前行。这两张照片展现的就是湖北三峡流域久负盛名的非遗项目——长江峡江号子。

如今,纤夫这一独特的人群已消失殆尽,长江峡江号子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活态传承的基础,基本无人传唱。

与长江峡江号子类似,流传更为广泛的薅草锣鼓的传承前景也不容乐观。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丘陵山区,是当地农民在进行集体劳作时,随着锣鼓声而唱和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而今,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精耕细作已变成大规模机械耕种,需要集体耕作的情况大幅度减少,薅草锣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存续困难。

50岁的罗留英去年放弃了经营多年的餐馆,专职在秭归县凤凰山景区青滩民俗博物馆为游客表演薅草锣鼓。她是薅草锣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青滩民俗博物馆表演每个月能给她带来两三千元的收入。但能够以薅草锣鼓表演为生的民间艺人依然是少数,许多艺人只能从民间红白喜事的表演中赚些微薄收入。

长江峡江号子和薅草锣鼓的表演艺人大多已年过八旬,并且后继无人。这类非遗项目的消失很无奈,也是必然趋势,我们只能通过抢救性保护,用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形式保存其唱词、腔调等相关资料,最后通过博物馆展示,让后人知晓这类古老的艺术。”宜昌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黄贞进介绍。

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宜昌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编纂了近60万字的资料集《夷陵薅草锣鼓》,入选了湖北非遗丛书系列(2013年),并于今年初正式出版,而这也是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确立的一项长期抢救性工程。

从2012年起,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就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集、精心筛选非遗资料集和传承人的自述集、技艺集,聘请非遗专家审读、指导,迄今为止已出版了30余册近千万字的图书资料。

相比长江峡江号子和薅草锣鼓,湖北非遗工作者对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抢救、保护力度更大。2012年,以一手雕刻绝技远近闻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先成和湖北皮影戏领域的“大腕”级人物张振新先后出版了《汤格皮影》和《灯影阑珊——歌腔皮影艺术》两本技艺和唱腔专著,并入选湖北省非遗丛书系列(2012年)。今年6月,江汉平原皮影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开展的第二批试点,湖北今年入选了4个项目。

2012年,湖北在国内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中表现优异。据称,当时湖北获知国家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的时间较晚,经过争取才获得两个项目的试点名额。接受任务后,湖北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安排专人负责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并通过数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对各试点单位采集的数字资源的质量把关很严。比如,孝感雕花剪纸的保护单位在收集一位重要传承人的作品时,只收集到70多幅。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就与当地文化部门联系,经过多部门协作,从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家手中收集到该艺人的近百幅高质量作品。

在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带动下,地方非遗保护单位对数字化保护工作也格外重视。以黄梅县为例,黄梅县文化局分管非遗工作的副局长主动请缨担任黄梅挑花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的“总指挥”,经常到保护单位和试点现场监督,将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与业务人员的奖金、年终考核等挂钩,确保了进度和质量。孝感组织了由专家、传承人和业务工作者组成的专班队伍,还专门招聘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搜集、摄录、整理了数千条资料。

除了整理、出版专著和大力开展数字化记录等抢救性保护工作外,湖北还对一些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有益尝试。2012年,阳新县文化馆举办阳新布贴汇展活动,邀请了全县108位手艺人现场展示布贴制作技艺,并评出相应奖项。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宣传、唤醒对老传统的保护意识,更是为了从民间搜集一批最原始的布贴花样。阳新县文化体育局局长洪登亮说,他们准备通过持续几年的搜集、整理,建造一个藏品丰富的阳新布贴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