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拔穷根”:创新帮扶模式 激活社会参与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摆脱贫困是标志性指标;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要补齐的短板在贫困地区。2012年1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表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近年来,围绕“培养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拔穷根,各地做了哪些探索、积累的怎样的经验,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孩子下山、家长进城”:政府主导治贫先治愚
走过一道岭,翻过一座山,学校还在山那边。河北阜平是深山贫困县,在14岁女孩薛茹记忆里,上小学时每天凌晨5点起床,跋山涉水走一小时才能到学校,黑屋子、土房子、泥孩子是对校舍和学生的真实写照。
2016年10月份,阜平县龙泉关学校竣工启用,对薛茹而言是学习生活的一次转折。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塑胶操场、干净整洁的宿舍、容纳几百人就餐的食堂……眼前这些变化,是前几年连校服都穿不上,中午只能吃馒头、咸菜、喝白水的薛茹想象不到的。“我现在喜欢书法课,大我四岁的姐姐来接我时,边用手机给拍照边赞道‘真不错’。” 她说。
图为龙泉关学校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上课。(人民网记者李彤 摄)
身边的变化让龙泉关学校教师崔海霞感触良多,1999年毕业来山区从教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学校在山沟里,那间屋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屋里只有一张平板木床,地面是土的,想扫地连扫帚也没有。土豆白菜汤一吃一个月。”崔海霞说,截至2012年她的月收入是1800元,但更大的遗憾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为山区教育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校舍硬件设施比市里学校都好,给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费,职称评聘向山区乡镇一线教师倾斜。” 她说,同有的地区有编制找不到、留不住教师相比,龙泉关学校不存在这种情况。
教师还是这些教师,学生还是这群学生,是怎样的教育扶贫模式创新,给她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改变?
阜平县副县长张风毅介绍说,全县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7亿元,而寄宿制学校项目规划投资2.6亿元,当年教育支出更达到4.1亿元。自2013年以来,县里统筹省以上资金5.8亿元,通过压减各部门公用经费用于教育400万余元,盘活存量资金用于教育636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教育4367万元。
“县里正在探讨‘小手拉大手’孩子下山上学、家长进城务工、发展产业脱贫的路径,全县建设10余所寄宿制学校。”她说。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一年多来阜平县顾家台村贫困户李瑞凤每天劲头十足。李瑞凤说,以前凌晨就要起来给孩子做饭,上下学都要接送,把大人的时间拴住了,加上“穷家难舍”不想外出务工。现在孩子在学校寄宿,学费、住宿费、饭费等享受资助,每周末回家一次。自己的时间富余出来了,在邻乡工厂加工皮包每天收入50元。
财政资金的投入,对贫困县域发展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吃饭财政”的压力也变大,如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变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