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共享改革红利 ——『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综述之五

03.04.2016  11:58

  改革为了什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省来说,提高1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最大成就。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省面临着繁重的发展任务。全省上下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我省“十三五”发展目标,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望,变成人民群众的切实福祉。

  新改革带来新福祉

  “今年起医疗保险可以报销80%,看病缴更少钱就行了。”在郑州一家企业工作的王霞高兴地说。我省进一步提高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她感觉社会保障更好了,心里更踏实了。

  改革是否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李保民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需要由过去的“增长型经济”模式向“共享型经济”模式转变。由过去的“做大蛋糕”向不仅“做大蛋糕”,而且“做好蛋糕”“分好蛋糕”转变。

  我省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农村教育等领域仍是“短板”,这些问题仍需要依靠发展来解决。不断扩大总供给,“做大蛋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仍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较低的供给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突现。中高端质量的产品、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好的社会保障等都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这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人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促发展与保民生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我省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在经济新常态下,挖掘内需潜力,对稳增长、调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百姓收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满足人们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省政府参事郑泰森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力转换,需要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1亿多人的消费市场是我省未来的巨大优势,内需将成为未来我省经济增长的持久内生动力。

  新理念引领新改革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应当是行动指导。

  首先,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结构性改革,是加快我省经济新旧动力转换的需要。实现我省“十三五”发展目标,需要经济由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需求特别是消费拉动,由主要靠要素资源投入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劳动力素质提高拉动,由主要靠传统产业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拉动。

  我省产业结构偏“”,体制性障碍仍然较多,创新驱动能力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新旧动力转换的难度更大,要求也更加紧迫,这些客观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动力转换。

  其次,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我省经济“提质增效”的需要。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祖玄表示,实现经济质量提高和效益提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包括创新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绿色化水平提升、共享范围扩大等方面。

  今年,我省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完成48台燃煤发电机组锅炉烟气综合治理和1147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8.4万辆黄标车……这体现了我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努力,也透露出我省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资源环境束缚日益趋紧,我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一步发展。我省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进绿色发展方式,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应当避免两个观念上的误区。”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说,一是不能将结构性改革与扩大供给总量、与扩大投资对立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了做大供给总量,我国整体供给仍然不足,仍然要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整体需求。二是不能以行政手段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有形之手”代替“无形之手”。不要将去产能等五大改革任务简单理解为政府的任务,而应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新改革带来新期盼

  老家农村的郭月来郑州打工已有近十年,她已完全适应了城市生活,但由于收入不高,每个月能存下来的钱并不多,她希望收入能再高点,生活得再好些。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她对未来充满期盼。

  和郭月一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很多群体的切身利益,改革能带来什么,每个人都充满了期盼。从我省“十三五”规划及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安排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前景。

  产业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更多“河南制造”品牌将涌现。我省将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为引领,强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支撑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不久前,《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发布,我省将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大省,实现向制造业强省跨越。

  更多农民真正成为市民。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今年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明确县级以上城市落户的目标和具体政策,为几千万农民变市民提供机遇和条件,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

  民生有望进一步改善,“看病难”“入学难”等问题将进一步缓解。我省将抓好城市公立医疗改革试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教育等领域。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措施,提高教育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水平,全面建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企业负担将进一步降低,行政审批更加方便。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同时,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减轻企业负担。

  风物长宜放眼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鼓已经擂响,随着我省相关改革相关政策密集部署和加快推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将逐渐成长和壮大,我省正向一个更光明的未来迈进,必将为全省1亿多百姓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陈学桦 徐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