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建设

11.03.2015  12:5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岸风光。

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刘亚辉)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正式通水。碧波荡漾的渠水从鹤壁市穿境而过,也让该市居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鹤壁市委书记的魏小东对这一工程非常关注。他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大对沿线生态建设支持力度,努力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魏小东说,中央从工程伊始就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2014年5月国家又批复了《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干线生态带建设规划》。按照规划,生态带建设投资分为红线内、红线外两大部分。红线内投资纳入主体工程建设范围,属于国家投资。红线外投资以地方投入为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社会投资意愿不强、国家补助政策尚不明晰、土地流转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

              魏小东说,确保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他建议,一是加大中央投资补助力度,把各类投资补助整合在一起,根据各地实际合理使用;二是引导各地灵活确定和选择收益途径,在尽快落实相应补助的同时,引导各地拓宽渠道,通过新增用材林、经济林等方式增加收益;三是尽快明晰土地流转有关政策,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涉及的基本农田通过置换等多种方式变更为造林用地,为水渠两岸增加更多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