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阳消费能力的对策

04.06.2014  10:45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26856万元,比2012年增长13.6%,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消费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增速稳中有升。年初以来,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下,2月份全市的消费品市场较2012年同期累计增长12.1%,但增幅较2012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全市消费品市场在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呈现出先抑后扬、稳步上升势头。即:3月份累计增长12.4%、4月份累计增长12.7%,5月份累计增长12.8%,6-8月份均累计增长12.9%,9月为13.0%、10月为13.2%、11月为13.3%。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32亿,比2012年同期增长13.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然而,当前消费市场仍存在面临的问题。

  一、高端消费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中央  “八项规定”出台后,规范了公务接待,各种会议精简,公款消费得到了有效遏制,使一些以公务消费为主的高端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经营收入受到影响,政策效应的正能量正逐步释放,体现在住宿餐饮企业,特别是一些政府定点消费大企业和一些高端企业消费降幅较为明显。2013年,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的营业额增速比2012年下滑6.1%,餐饮业增幅与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长0.1%。据调查表显示,全市81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有62.9%的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如:安阳宾馆、中原宾馆、新大地宾馆、文峰区六福烧鹅宅、巴奴火锅、南湾湖大酒店、安彩大酒店等。为了增加客源,提高营业额,一些高端企业推出了亲民菜系、团购、宴席、自助餐等面向普通百姓的经营项目,企业经营正在转型。

  二、刺激消费政策进入空档期。全市节能家电补贴惠民推广活动已结束,前期实施的“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已结束,后期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支撑销售增长的动力不足。

  三、物价上涨依然是抑制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据调查,八大类商品中,食品、居住价格快速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依然是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的持续高位,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消费预期,社会经济通胀压力加大,居民对于物价上涨的敏感性大大加强,消费欲望不强。

  四、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分流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行为。网购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家电、家具、装饰装潢材料、电脑、手机、书报杂志等多样。网购商品总额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受政策环境影响,消费品市场难有较大回升。目前,中央着重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周围经济环境的影响,已严重影响到批发、零售业商品的销售;同时中央提出的勤俭节约、反腐倡廉的要求,也促使住宿餐饮业以及相关商品如烟酒类等高端商品销售转型。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在扩大消费的过程中,面对市场需求和制度环境的新变化,应及时调整和优化结构,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一、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消费起着决定作用,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基础。只有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才能增加消费支出,最终刺激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发展。因而:一是政府应努力实现收入增加计划,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不断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是应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减轻居民未来支出的压力,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

  二、加快住宿餐饮企业的转型进程。服务于公务宴请为主的高端住宿餐饮业加快转型是必然,转型的关键是要逐步理性地回归到以服务大众为主,在大众人群中寻找主要消费对象。住宿餐饮业应从过去靠拼装修、拼价格、拼资金的畸形模式中走出来,把拼品质、拼服务、拼特色作为发展的核心,在做好特色、提升品质、优化环境等方面取得优势,此乃住宿餐饮企业转型的一条出路。

  三、保障商品供给  稳定市场物价。物价高低是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因。在物价高位运行下,城乡居民生活负担明显加重,必然要压缩一些不必要的生活开支,从而影响到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稳定物价,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特别是把控制粮油、蔬菜、肉蛋禽等商品零售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切实做好消费品的保障供给,减少流转环节,降低商品成本;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消费者权益。

  四、拓展消费领域  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根本要靠拉动消费,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扩内需、稳增长,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一是积极培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新的消费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二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推进构建现代化的服务业,以提高服务消费水平为契机,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三是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使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