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校企合作的“河南模式”

23.10.2015  11:15
  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龙瑞汽车合作组建的车间里,技术工程师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讲解如何装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顶棚扶手。新华社发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各地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在本月1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是鼓励各地通过差别化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跟随教育部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河南行”中看到的校企合作河南模式,我们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探索,也为各地解决困扰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多年的挠头问题———校企合作中“校热企不热”提供了思路。      ———编者      摸准企业心理,让校企合作共生共赢      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之一,校企合作被明确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和改革试点”。走进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学校与企业共建车间的墙上,都写着12个红色大字: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      实际上,如今对校企合作成功案例信手拈来的院长张震,也曾遭遇“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低谷期。      2006年,学校与北京思威普公司洽谈,先后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现代物流3个专业的中德合作班,开始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探索。当时张震想得很简单,企业给实习的机会,学生能在工作前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所需技能,到单位后尽快上手,这样就好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引厂入校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物理距离和技术距离,为教师了解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便利。“但这只是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张震表示,企业砸很多钱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可是有的学生毕业流失到其他学校,有的并不能完全对接本企业需求,而且周期太长了。“这样,企业很难看到短期利益,合作成了单纯出钱的事,自然积极性不高。”      慢慢地,张震摸清了企业的脉搏,也找到了谈合作的关键。针对部分企业的需求,学校打破刚性的“2.5+0.5”课程周期。如有的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周期,即淡旺季,这样一来,学校原来的学生两年半在校学习,最后半年入厂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就不够科学。为满足企业“搞生产”的需求,学校将教学过程变成生产过程。生产旺季时,让学生入厂当顶岗工人;没有生产任务时,企业员工与学生一起回学校,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地进行理论学习。学校机械工程系负责人武燕向记者介绍,很多学生对学习感兴趣,都是在工厂“工作”过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可派员工到学校充电,以此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支撑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随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开始“挑学生”。据武燕介绍,2015年河南省高职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80分,而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大部分学生录取分数在300分以上,有的专业达到二本的招生分数线。      “三式一型”的探索之路      从2006年的四处碰壁,到2011年学校可以挑选合作企业,张震和学校用了5年时间,在摸爬滚打中探索出“三式一型”的办学模式。即按照“建工厂式学院、办产业式专业、开发技术式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发展思路,分别从学院、专业、课程等三个层次构建起相互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建工厂式学院是指通过引厂入校、校企共建、送教入企,建成厂中有校、校中有厂、厂校一体的工厂式学院。在张震看来,这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和保障。      “建工厂式学院,其重点与难点在发展校办企业上。学院的校办企业,应以特色专业为依托,体现工学结合特点,具有企业功能。”但这种模式,对企业有一定要求。如企业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能发挥教师等专业人员的作用;有一定的劳动密集度,能发挥学生顶岗实习的作用;有一定的专业关联度,能使专业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协作度,能使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产业链。      按照这一思路,学校自办了与火电厂配套生产除渣除尘机械设备的校办工厂,与企业合办了以电动汽车、非晶变压器为主要产品的两个股份制企业,按照专业对接产业引进3家企业在学院办厂。“这些项目覆盖了学校多数专业,为安排师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进而实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相同的专业,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的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河南机电近几年一直探索的课题。根据“工厂式”学院的要求,相对于学术式、教学式等专业模式,学校提出要办“产业式”专业。即调查市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设置符合市场的专业。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尝试分段式、顶岗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照此思路,今年,考虑到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学校与郑州亚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招收约40名学生;学校还开设了无人机公选课,有40多名学生选择。教学中,企业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程师授课,让学生得到系统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在生产经营的同时,企业还以实习周为时段,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和专业技能教育培训。      “其实,这是一个共赢的工程,我们也得到很多好处。”郑州亚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峰告诉记者,从事无人机领域工作的人很少,常常是招聘其他专业的人才后,公司再花费时间、金钱自己培养。可是现在,在生产的过程就培养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大大缩短了入职后培养的时间。此外,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强大的知识库、教师科研力量为公司无人机的研发生产提供助力。      为配合“产业式”专业,学校还提出开发技能式课程,把生产中所涉及的技能分解,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将教学内容重新编制。为此,学校成立专题课题组,吸纳企业优秀人才、行业专家、专业建设专家等,打破课程的学术体系,按照生产流程要求,以技能作为载体,对课程进行重构。如将机械工程系参与实验的部分课程,分解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岗位,每个岗位分解出多项技能,技能又与若干实训设备对照。“每个对照点,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实训学生、实训要求与步骤实现捆绑,做到无缝对接。”武燕介绍,现在本科学校的课程与自己当年读书时没什么区别,理论没有太多更新,实践技能更是涉及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工厂反映,职教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容易上手。”      据悉,近三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就业率几乎年年高达100%。      校企合作,政府需更有担当      在河南省信阳市震雷山风景区,依山坐落着一片千余亩的平桥区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2009年,在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的带领下,这里开始对职业教育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也就是如今业内口中的“平桥模式”。      2011年10月,平桥区成立了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被称为职业教育的“中国第一局”。这是地方政府第一次将教体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能、人社局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职能整合。该局的成立,明晰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主体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责任主体。过去,教育部门管职业教育,不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人社部门管就业服务,不了解学生的资源和所学专业,使得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两张皮”。“现在这两块业务归一个局管,有效地解决了脱节的问题。”信阳市教育局副局长何厚谦介绍说。      平桥区政府还规划用地1156亩,计划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容纳2万名学员学习实训、就业创业。如今,这一基地已有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及上海携程网、凯林服饰等20余家企业。      王继军介绍,在基地,企业在集聚区厂房建成投产前,政府免费提供基地实训车间,企业可以边培训边生产。企业把生产车间搬进学校,把生产流水线安装到课堂;职业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把学生带到企业岗位,技师就是老师,员工就是学生。两三年后厂房建成,企业可利用已培养的人才,迅速投入生产,缩短了企业从落户到投产的过程,节约了生产成本。“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企业厂房建起来后便将基地车间腾挪出来给下一个企业用。”王继军说,这种既降低产业内迁转移成本,又提供优越招工环境的模式,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舜宇光学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该集团曾因用工困难,被迫内迁,2011年5月落脚信阳实训基地车间。这种边孵化边建厂的模式,一年多内,为企业降低了1000万元的产业转移成本。集团信阳负责人郭景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厂房建起来时,企业已培训出600多名熟练工人。这些成为新厂起步的人才班底,目前已有部分走上了管理或工程师岗位。      基地唯一一所职教院校———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校长刘品生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更方便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既是生产车间又是实训教室,学员既是企业员工又是职校学生。目前该校有10个专业引进和自办了10个对口企业,良好的办学模式又吸引了同类型的10余家企业与学校合作,几乎每个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找到工作。没有入驻基地的合作企业,学校还开发了仿真软件,通过网络实时把企业的生产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并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尽快上手。”刘品生介绍说。      能够顺利达成校企合作,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投入。据刘品生介绍,学校单是建设一个波音737模拟飞机,就需要投入约400万元。“政府会帮忙申请课题补贴、项目奖励等,解决学校的经济负担,让我们更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      “平桥模式”出名后,各地考察者络绎不绝。可是4年过去了,这一模式至今未被其他地方复制。好却没人用,这是为什么?一位不愿具名的长期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学者表示,从国家顶层设计看,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分别属于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两个不同的管理系统。“让部门割自己的肉的确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地方‘一把手’给力,强力推动才行。都说职业教育是老大难,可‘老大’出手了就不难。”      这位专家的回答点明了政府在职业教育及校企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点在《规划纲要》中也被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研究职业教育多年的尹洪斌认为:“政府重视正是河南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2008年以来,河南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多,如采取“财政倾斜投入一点、申报项目争取一点、对外招商引一点、担保贷款借一点、土地置换筹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400多亿元,其中公共财政累计投入388.7亿元,为职教攻坚提供了资金支持。此外,自1997年至今,河南省共出台27份有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其中2012年印发《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更是在法律层面规定了政府在推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      (记者 陈亚聪)   适合本土的,才是最好的      此次河南采访行记者有一个深刻的感触,只有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才是最好的。同样的,再好的模式,也需要本土化。      据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介绍,省委书记郭庚茂时任省长时,曾开展10多次职业教育专题调研。他曾公开表示,不是自己不重视其他阶段的教育,而是解决河南经济需要职业教育的问题。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有1.06亿户籍人口,居全国第一位,解决就业问题成了各级政府不得不关心的问题。同时,河南农业占比较大,工业、服务业落后,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河南想要发展经济,必须有大量技术型人才。依据现实情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河南必须要走的路。      平桥模式的成功,也在于模式与本土实际情况的相契合。由于是农业大区,工业不发达,平桥区有80%以上的是农村劳动力。为将其培养成技能人才,平桥区每年预算500万元用于免费中职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从2010年开始,对全区中职学校实施免费教育。全区中职学校在校生在享受国家每生每年700元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按物价部门核发的1100元学费标准补齐,真正实现了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就学。人社、农业、民政、工会等很多部门的培训,国家都有相关政策,有专项资金补助。对以上各类培训政策覆盖不了的人群,区政府通过发放1000元“技能培训券”的方式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群众拿着“培训券”可以在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内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学习,最后凭技能培训券、培训档案和结业证书,由区财政统一兑付培训费用。这既调动了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培训资金封闭有效运行。通过免费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者职业技能,为企业储备了一大批普工和高技能人才,成为客商落户平桥的强大吸引力。      考虑到区内人群能力不同,平桥区免费技能培训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既有纺织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初级培训,也有“高、精、尖”技能人才培训,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近两年,“技能培训券”的发放也从平桥籍群众,扩大到在平桥务工的任何人。随着技能培训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的提升,劳动者的收入也呈阶梯状增长,由最初的仅千元左右到现在的两千、三千甚至更高,一些技术熟练工甚至可达到四五千元。收入的提高,加上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大量农民工的回归也吸引着大量企业落户平桥。      “平桥模式不是在规划之初就确定好的,而是实践中,因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之间的不适应,倒逼着我们进行的改革。”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的这句话让人回味。      (记者 陈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