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探索国产电影新出路

04.08.2015  19:28

这个暑假,国内电影市场票房不断增长,不断刷新票房纪录。《捉妖记》《煎饼侠》和《大圣归来》三部国产电影的票房让人们欢欣鼓舞。截至目前,这三部电影分别斩获18.01亿元、10.18亿元、7.8亿元的票房。电影《捉妖记》上映10天,票房便打破了2012年《泰囧》所创造的12.68亿元票房的纪录。目前该片已经超越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2》在国内的票房,成为继《速度与激情7》和《变形金刚4》后,内地电影史上票房第三高的影片。

产业升级拉动票房增长

中国电影票房在今年暑期档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的扩容。据艺恩咨询统计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影院325家,新增银幕1354块。艺恩咨询相关负责人说:“银幕数的增加直接拉高了票房的总量。

虽然银幕数量增长带来观影人次的增长,但长期以来上座率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院线。“然而,这两年互联网介入电影产业后,通过在线售票、营销等方式,从整体上推高了电影的上座率。线上售票的实惠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教师朱传欣说,银幕数量的增长、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让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升级,因此,电影票房的增长得益于市场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营销也助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升级。《捉妖记》破票房纪录,互联网营销功不可没,微信、微博等线上社交渠道对电影的讨论,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行为方式。因此,朱传欣认为:“《捉妖记》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阶段性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原因汇集在一起促成了它的成功。”不过,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勇于创新研发自己的IP

这两年,IP(知识产权)在中国电影市场备受追捧,不少影视公司都在购买、挖掘IP资源。然而,《捉妖记》的成功告诉了中国电影人,原创IP也可以获得高票房与高关注度。《捉妖记》制片人江志强坦言:“在目前电影市场IP热的大环境下,电影公司应该勇于创新自主开发IP,才能让电影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捉妖记》是一部讲述人与妖之间故事的奇幻电影,电影中大小妖怪的形象都取材于中国古代奇书《山海经》,电影中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聊斋》中的《宅妖》。导演许诚毅、编剧袁锦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灵感,他们认为《宅妖》里有着“万物有灵且美”的主旨,于是打造了一个“好故事+创新”的独立IP。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捉妖记》的热映并非偶然。“影片所建构的世界观,人物性格功能设定,人妖造型,音乐和视听效果以及价值观都在水准线上。两段人妖共歌同舞是神来之笔。虽然,这仍然是一部似曾相识的商业片,但创意和完成度堪称满意。

如今,IP被炒得热火朝天,原创IP的脱颖而出,让电影工业不再在争夺IP的战争中迷茫前行。正如江志强所说,“勇于开发全新的IP是一家好电影公司应该做的事情。

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无论是当年的《花木兰》还是近年的《功夫熊猫》,都是东方元素包装下的西式表达,是好莱坞动画的中国式探索。而《捉妖记》无论是从角色设定、情节设置还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都表达了一种连贯的中国式思维方式。

然而,最初导演在讲故事方面,也遇到过困惑。刚开始,许诚毅发现在好莱坞习以为常的那套模式,用在这部影片上不太适用。“虽然,中国观众喜欢看好莱坞的电影,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拍中国电影的时候,只有传统的叙事方式,观众才会接受。”《捉妖记》票房取得了成功,意味着用传统文化表达中国故事,只要方式得当,也一定能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不过也有人认为,《捉妖记》还是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这确实是一部能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但总觉得笑完之后缺点什么。是内涵,还是文化底蕴?”北京观众王悦看完《捉妖记》告诉记者,这是一部典型的“合家欢”电影,其中融合了动画、萌宠、爱情、亲情、战斗等能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元素,但遗憾的是对于文化内涵的阐释与挖掘还不够,给人一种“空心感”,有点浪费题材和创意。

客观地说,《捉妖记》的故事内容与票房收益并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对照《阿凡达》这样的影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捉妖记》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开创了华语片的新类型,在一个特别热门的档期,借助了互联网的威力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势头,出人意料地刷新了纪录。不过,纪录本身就是用来打破的,未来国产电影如能在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国产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将不再是新鲜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