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组建名师工作室 让名师成为“明星”

11.09.2014  12:07

      有没有职业荣誉感,直接影响职业的社会作用,也关乎着职业人的命运。更关键的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背后,却牵涉着更多家庭的未来。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以及郑州市也一直在为提升老师荣誉感而出台一些政策,让老师们不仅能体会到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也为老师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空间。

      ……

      【声音】    对老师的评价体系需要改变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奇 一直关注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课题。他介绍,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每走一步需要间隔5年。而这5年时间里,则需要准备大量相应的论文、论著和科研项目。有些老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这样的结果是职称有了但教学经验缺乏,授课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难以受益。

        郭奇 认为,必须改变老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教学上,要加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让评价回归到教学主题和教学质量上”,同时,高校的管理体制也要改变。

        而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认为,中小学教师职业荣誉感的下降,首先是因为目前中小学班额太大,“教师更多是在管理,而真正深入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机会不多,教师心理上获得的满足感不够”。其次,现在教师收入不高,尤其是年轻教师,连生存都很有压力。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大,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教师,这也会让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

        王海勇认为,要提高教师待遇,不能让教师为生存所迫。同时,教育机制内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要改变,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