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河南大学“国培计划”: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带着万分的不情愿来到了河大”,接到参加“国培计划”的通知书时,洛阳市洛龙区航星幼儿园的蔚英霞心里百味杂陈;“我带着万分的不情愿离开了河大”,培训结束时,蔚英霞却舍不得离开。15天的短期培训,国培从任务变成需求,蔚英霞在国培感悟中写道“进了河大门,就是河大人,我还会再回来的!”
近年来,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河南大学依托百年老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质教育资源,紧密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国培种子”、丰富教师培训资源、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的目标,不断改进培训机制,优化培训过程,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有力推动了该校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进程,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送培到县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碰撞融合
“送培到县”是河南大学“国培计划”的子项目之一,自2013年始,该校组织专家团队,把省级及省级以上一线名师送到农村各县,对基层教师进行集中培训。2014年,该校继续推进“送培到县”项目,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送教上门 缓解“工学”矛盾
据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德岭介绍,2014年,河南大学“送培到县”项目共开展79次,培训范围涉及兰考、通许、虞城、郸城、西华、太康等近百个县区,囊括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地理、初中思品、小学数学、幼儿教育等学科。每次授课16个学时,数千名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成为“送培到县”的受益者。
“送培到县”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有的老师带着几个班的课程,为确保正常的课程进度,他们放弃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送培到县”项目把专家教师送到基层学校,让学员们不出校门就能聆听名师教诲。
受农村教学条件的局限,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这种现状,专家们借着“送培到县”的契机,与老师们沟通的同时,也与学生们交流,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励志成才,为学生们打开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
“让高校师范教育更接地气儿”
“送培到县”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起来,农村教师学习知识、增长见闻,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并将其反馈到教学上,促进河南大学本科师范教学改革。
河南大学的专家在“送培到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基础教育的现状,清楚了解了广大学子从娃娃受到的基础教育及其受到的高等教育乃至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整个过程。
“这些做法为高校教师了解基础教育打开了一扇窗,专家、一线教师深入基层,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将这些情况反馈到高校教学上,从而让高校的师范教育更接地气儿。”胡德岭说。
为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结合,在授课过程中,专家们有意将大学教育开放、自主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村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碰撞中融合。
二、优化创新 师德教育与师资培训齐头并进
河南大学非常重视“国培计划”工作。该校经常根据学员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国培”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充电”的过程。为了给参加“国培”的“学生”更好地充电,该校“国培计划”一直致力于帮助学员完善知识结构、翻新教学理念,开拓视野,让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们更加重视学习,逐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按需施教 优化培训方案
参培学员希望通过培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河南大学深谙他们的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尽力做到按需施教。
该校灵活运用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案例赏析、观摩考察、交流反思、说课试讲、拓展训练、同行评议、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致力于让学员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进而拓宽视野,变消极被动的被灌输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为丰富学员的课余文化生活,很多“国培”班还组织开展趣味性文体活动。在“国培计划”置换脱产化学学科培训班举办的趣味活动中,参培学员积极参与“心有灵犀”、“两人拔河”、“手口不一”等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优化培训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切实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与一线教师建立长期联系。为此,该校还特意成立了的巡回指导组,在国培计划学员之间开展跟进指导活动。在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初级中学,国培学员马路民向导师组详细汇报了培训后的教学工作及学习感悟,导师们帮助他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优质服务 学员“蹭课”不想走
商丘市十一中的薛素华错过了报名参加“国培”的机会。她听说河南大学“国培计划”已经开班上课,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负责培训工作的刘先锋老师联系。
“我特别渴望去河南大学学习,把我的情况一说,刘老师就同意了。我特别高兴,上午打的电话,下午我坐车就去了”。谈到去河大“蹭课”的经历,薛素华说。
半个月的学习,让薛素华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怎样改善师生关系、如何缓解中学生焦虑情绪、通过什么方式给学生适当减压……薛素华意识到这些问题正是基层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的分析讲解,让她收获颇丰。谈到在河南大学学习的收获时,薛素华说她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培训结束后,同班学员都领到了“国培”的结业证,而作为“旁听生”的薛素华却没有。见她面露难色,刘先锋对她说:“你不是正式的学员,给你发结业证是违规的,但是你学习这么认真,我会给你一个在这里学习的证明。”因为“国培”,薛素华与河南大学结缘。为了能够继续在河南大学学习,她还报了函授班。
刘先锋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培”工作,与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被他们的学习态度深深感动。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幼儿园转岗教师兰考培训班一位学员,下楼梯时不慎摔伤了脚踝,打着石膏。班主任劝她回家养伤,她却天天拄着双拐,在学员的搀扶下坚持听课。由于行动不便,上课时还要把脚放在座椅上,为了不打扰其他学员,她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看到他们这么执着地学习,我很感动,也很欣慰,觉得自己正在做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刘先锋说。
创新举措 “双顶岗生制”解疑难
荥阳市的顶岗实习结束后,该市教育局专程派车把实习生们送回学校。他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河大顶岗实习生深入一线,为基层教育注入活力。
河南大学积极响应“选派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到参训教师所在学校顶岗实习”的办法,并创造性地实行“双顶岗生制”。这种创新做法是为每一所学校配备至少两位顶岗学生,保证他们在边远学校能够安心工作。它不仅实现了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和高年级优秀师范生的多维互动,还让顶岗生们相互提携、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教育。
该校2012级杨淼与好友李丁作为“双顶岗生”在登封市东华镇中心幼儿园实习。她们被分配到了最远的地方,住铁皮房,吃萝卜白菜。
“还好我们是两个人,有什么难题都可以互相照应着,在陌生的地方有了安全感,有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人。”谈起那段经历,杨淼感慨地说。
“实习给我感触最多的就是,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一种磨练。我要求自己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尝试着把所学理论与教学联系起来。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算是我的第一批学生了吧,他们真诚的笑脸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的满足。”结束了三个月的顶岗实习,杨淼虽然已经回到学校,但她仍然忘不了实习时的点点滴滴。
三、素质为先 教研能力与教师发展相得益彰
河南大学“国培计划”为该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促进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
打造国培素材库 科研项目案例多
每年“国培”期间,师生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近年来,河大教师先后主持教师培训的纵向课题30余项,包括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20多项。其中,《“国培与省培计划”实施的模式创新及有效性研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理论与测评》等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
该校教师发表关于教师培训的论文240余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近40余篇。其中,《“国培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抽样研究》、《论“国培”文化的范式、根基与繁衍》、《教师培训机构国家标准建设研究》等论文先后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上。
该校学生崔财艳在参与国培管理工作过程中,意识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对继续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该校“国培”情况的调研,她写出了题为《河南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现状与教师需求差异分析》的硕士论文。该论文获得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并在《学前教育研究》上发表。
知名专家请进门 助力科学育人
以“国培计划”为契机,河南大学将众多全国知名专家请到课堂。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因此受益。
“听这么多专家讲课,让我收获了很多。对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观点有了了解,也被老师们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态度感染。” 学前教育专业2011级学生赵明鑫说。
赵明鑫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员交流,了解基层教育现状。她说,在学校里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国培”为我们提供了与基层教师联系沟通的平台,了解了一线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基础。
今年“国培”期间,研三学生李丹忙得不亦乐乎。每一期学员报到时,她都去了解情况寻找合适的调查对象,对他们做问卷调查和访谈。
河南大学有很多像李丹一样的学生,充分利用“国培”的丰富资源,从调查访谈中获取丰富案例素材。
“我比较内向,在长辈们面话更少。在与学员的交流过程中,我渐渐地学会了与人沟通,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过程吧。”对李丹来说,“国培”不仅给她提供了学术研究案例,也提高了她的交际、组织管理能力。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的这次学习:如饥似渴,这是我工作以来参加的最有效、最有意义的培训。”、“做一名‘学习型’教师,让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止。”、“国培让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希望,感谢国培,感谢河大!”……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楼的“国培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手抄报,记录着国培学员的心得体会,见证着每一期学员的成长历程。
谈到对“国培计划”的期望时,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说:“‘国培计划’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的阶梯,也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碰撞融合的平台。我们正积极打造教师培训的特色与品牌。希望学员们以‘国培计划’契机,努力学习,转变观念,成为踏踏实实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中流砥柱,将我国基础教育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希望河大师生能够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将其反馈到教学上,从而推动‘国培计划’更好地开展,促进师范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