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机构抢滩医疗健康 生物技术有望弯道超车

31.07.2015  11:47

  自从电影《超能陆战队》上映以来,一只体型胖胖的白色充气机器人就被观众称为"萌神"。这只叫大白的机器人公仔风靡全球。

  其实,大白真正的作用是一个私人健康顾问,通过快速扫描人体,能够迅速检测出人体的不正常情绪或受伤部分,并针对人体受伤部位进行治疗。

  智能私人健康顾问只是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健康行业细分下的传统医疗如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医疗服务、以及新兴的涵盖医疗软件和硬件的移动医疗都在快速发展。人类对健康的无止境追求正带动着全球资本朝医疗健康的方向汇聚。

  行业预期太热

  机构集体抢着布局

  据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二季度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案例29起,环比上涨107%;融资规模4.81亿美元,环比上涨65.63%。2015年二季度融资数量上涨尤为明显,交易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近62.83%。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迫近,大健康领域被投资机构集体看好。

  自2001年投资嘉林药业开始,基石资本十多年来陆续在医药、器械、医疗服务、移动医疗等方面有所布局。

  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王启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石资本最近与六家医院签署了投资计划。

  他认为,医院是医疗产业环节中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环。"医院是个大平台,汇集了方方面面的资源"。

  他表示,未来重点关注的医院类投资方向是高端民营专科医院或者小综合的民营医院。

  医疗健康行业具有高度专业、高度监管、高度变化的特点,有很多细分类别,每一个领域都足够专业,产业链也足够长,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都不太一样。

  对此,专注于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PE机构高特佳执行合伙人曾小军认为,作为投资机构一定要定位明确,是投赛车还是抢赛道,投资未来能够成为细分领域领导者的企业,力争做大健康产业链资源的配置者。

  曾小军称,公司已和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如与迪安诊断发起设立的专项产业基金,在中长期方面做布局。

  在创业板上市、以血液制品生产、研发为主的博雅生物便是一例。高特佳在2007年投资博雅生物时企业规模很小,年利润仅有300万-500万之间。"我们当时研究发现血液制品市场是供小于求,当时针对的全民健康需求,国家可能从政策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曾小军介绍,公司投资的金额超过1个亿,此后从企业的生产改造,管理层股权激励,产品扩张多元化布局,当时成为国内第一个投资机构控股上市公司的经典案例,到今年上半年先后进行6次并购,打造了一个以血液制品生物制药为主的综合性医药产业平台。

  生物医疗行业是启明创投的重点投资行业之一,覆盖整个产业链,包括生命科学和诊断、创新药的研究、医疗器械和设备、以及医疗服务。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表示,启明的一期基金在2006年成立并开始投资,2006年前后,有更多的生物医疗创业企业开始考虑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内部也开始有步骤地建立起生物医疗行业的视角及投资策略。

  不论是生物技术、医药、医疗器械和设备还是新兴的移动医疗,医院始终是核心载体。PE/VC机构正在试图进入医疗健康最核心的平台。

  鼎晖投资的操作逻辑便是如此,作为最早进入医院领域的PE机构之一,自十年前落子慈铭体检以来,已在医疗领域斩获颇多,从私立专科连锁医院,到综合性医院的投资,现在再参与公立医院投资管理中。

  当然,上述列举的机构只是投资医疗领域的部分,更多的同行正在加速布局中。

  中美医疗差距大

  生物技术有望弯道超车?

  美国一直是最具医疗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的研发技术与美国相差有多远?

  胡旭波表示,传统上,美国是全球新药研发最活跃的区域。不过,近几年中国在创新上正在迎头赶上,在基因等领域,华大基因、贝瑞和康一些企业已经有全球影响力。以前制约投资人投资到创新领域的一个环节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批准临床研发阶段的公司去公开上市,而新药研发的过程很长,投资额巨大,VC很难支持一个研发项目到获批并产生销售,新三板的发展以及未来上市办法改变,会大大促进在新药等领域的投资。

  在曾小军看来,造成中美药企的研发投入相差甚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药企是政府为导向,而美国是市场为导向,新药的研发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平均投入8亿至10亿美金。美国的专利保护期大约在15至20年,企业有自愿研发的动力,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医药审批等受到政策影响较大。

  他同时认为,目前的生物技术领域的革命,免疫技术、蛋白质药物研发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提升,包含测序技术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对基因解读能力的提升,将会改变传统医药行业的基础,迈向未来的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随着中国高端技术团队的回归,生物技术领域和国外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这其中,受访的创投机构普遍提到了"人才回流",人才永远是技术转移的重要载体。他们或是将国外已经成熟应用的技术带到国内直接投入进行生产,也有在国外知名药企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回国创业,着手在技术上进行新的突破,眼下看,业内称在基因检测和体外诊断领域,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正是得益于此。

  人才的回流带来研发能力的提高,研发能力、资本能力提高后,则会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这也是医药巨头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王启文看来,美国的医药巨头都走过收购兼并的道路。中国的药企也正有向这阶段发展的趋势。"未来大型医药企业会大概率出现在上市公司药企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兼并过程中相关企业最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去哪里找投资机会?

  庞大的健康需求、医药技术的改进、"互联网+去中介化"的整体趋势带给医疗行业一些新的机遇。

  具体而言,医药领域,曾小军看好各个细分类别的投资机会,中药领域掌握产业链上游,有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传统中药声誉沉淀建立了强大品牌,如同仁堂;以及中药现代化,比如中药颗粒提取能够标准化的企业;化学药方面,以高端仿制,有关键原料控制力,可整合上下游资源,有技术引进或转移以及有真正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是投资的几个方向;生物制药领域是最具发展潜力,包含血液制品、疫苗、重组蛋白、以及细胞治疗等。

  此外,医疗器械小型化、家庭化、智能化,医用级别可穿戴设备,电生理设备、仿生材料、高端医用敷料、介入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未来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基于中国的医疗需求在未来10年内会持续得到释放这一判断,启明创投看好有更大范围的人群在寻找更好的医疗服务、更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更方便直接的健康管理方式的机会。

  胡旭波表示,创业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是未来医疗产业遇到的挑战之一,在一些地区,医疗设备产品招标采用打分制,而历史销售额的高低会较大地影响分数;有些创业企业产品刚刚进入市场,历史销售额为0,分数打得很低,尽管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有很大提升,希望客户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产品本身,而不是历史。

  以前制约投资人投资到创新领域的一个环节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批准临床研发阶段的公司去公开上市,而新药研发的过程很长,投资额巨大,VC很难支持一个研发项目到获批并产生销售,新三板的发展以及未来上市办法改变,会大大促进机构在新药等领域的投资。

  国内药企是政府为导向,而美国是市场为导向,新药的研发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平均投入8亿至10亿美金。美国的专利保护期大约在15至20年,企业有自愿研发的动力,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医药审批等受到政策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