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榜单上 获奖企业逾半数是国企

19.05.2015  09:44

原标题:市科学技术奖榜单上,获奖企业逾半数是国企民企创新活力如何释放

  

上海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特点,是“国强民弱”。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榜单,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所有获奖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为52.6%,民营企业17.9%。

要把上海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民企的创新活力亟待进一步释放,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可喜的是,此次获奖民企的比重已较上一年增长3个百分点。如何让这个比例逐年上升?三位获奖的民企负责人谈了他们的看法。

  创新动力

  树立做国际一流企业信心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董事张强,是10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曾在西门子工作的他,2011年参与创建联影,迅速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攻关高场强磁共振(MR)系统。如今,他已带队研制出1.5TMR的所有关键部件和整机系统,以及首台国产3.0T超导MR,各项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张强表示,国企长期以来的体制制约了科技创新,在此情况下,民企更应在创新方面发挥带动作用。然而,大部分民企对创新并不重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3%就算很不错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发达国家许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相当高,如西门子为12%左右,每年有上百亿欧元用于技术研发。

上海民企如何迎头赶上?张强认为,最重要的是确立争做国际一流的愿景。有了这种愿景,企业才有动力进行科技创新,而不是停留在代理、加工的层次。“上海企业要向华为学习。这家公司和许多国内企业一样,从‘贸工技’起步,但他们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想做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做最新的产品,结果他们实现了愿景。

和华为相仿,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也从一家仅3名员工的贸易公司,成长为员工超过1100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公司董事长李金亮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李金亮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1996年,起步时做药物原料贸易,在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国内外市场对抗艾滋病药物原料有巨大需求,意识到只有走自主研发这条路,才能占领这一市场。于是,公司业务转向实业,投资建研究所、组建研发团队、租用厂房,开始研发抗艾药物原料药的低成本生产工艺。随着自主研发的成功,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价格大幅降低,我国艾滋病治疗成本,从每人每年3万多元降至每人1000元以内,惠及我国15万名患者和全球300万名患者。

  创新环境

  政策资金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除了民企的内生动力,其成长的外部环境对于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也很重要。张强说,联影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他科技型民企的成长,也离不开这种支持。他建议,政府的创新基金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同时,在全国各省市中先行一步,通过制定落地政策,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目前,体制内单位拿到财政科研经费更容易些,如何激励更多民企参与科研项目,需要研究。

张强也指出,民企良莠不齐,要让更多民企参与科研,亟需建立一套诚信体系。“可以设立‘黑名单’制度,规定如果企业申请到的项目无法完成,在未来3—5年内就不得再申请项目。政府的科研项目管理要‘严进严出’,不能对不负责任的企业不了了之。”与诚信体系相配套的,是科研项目的第三方管理制度。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可参与项目管理,对项目完成质量严格把关,并定期接受政府的考核。

  创新模式

  集聚人才建全球研发团队

民企如何创新,在成长中选择怎样的创新模式,也是其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获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采用两种商业模式,使沪产教育机器人占据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乐高机器人。副总经理庞作伟介绍,一种商业模式是竞赛推广,通过举办机器人竞赛成为赛事供应商,以推广产品。如享有业界知名度的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每年有2万支队伍参赛,以每队5人计算,未来伙伴机器人的广告效应就覆盖了10万人群。另一种商业模式是课堂推广,让产品及其配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程。目前,沪上学校的机器人课程中,有三分之一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伙伴机器人还在尝试第三种模式——合作开办连锁培训机构,像品牌化的外语培训那样拓展机器人教育业务。

李金亮说,迪赛诺公司的创新模式,是打造研发团队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公司投入研发之初就大力引才,招募中科院有机化学所的博士后、国企“老法师”等高水平技术人员。如今,研发团队已有400多人。经过多年培养,他们在制药技术产业化方面很有经验,能准确判断哪些技术可以和工程匹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就变得如鱼得水。“我们与中科院有机化学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合作过,请他们研发新的技术或论证某项技术的可行性,但这些技术是否适合产业化,还需要我们的研发团队来判断。

联影公司选择的创新路径,则是“高举高打”。为了打造成总部在上海的跨国企业,联影已在美国休斯敦、旧金山以及我国深圳、武汉建立分公司。张强表示,美国人才集聚,所以在那里建了两个研发中心,所聘员工不仅有华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了全球一流人才和资金保障,我们才能进行前瞻性技术研发,有实力与‘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展开竞争。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